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私营公司存货发出核算由于各种存货是分次购入或自制形成的,同一项目存货各次的购入成本或自制成本往往不同,因此,发出存货的成本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加以确定。存货发出的基本计价方法主要有以下4种。(一)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也称个别认定法或分批认定法,是指每次发出每一或每批存货时,其成本按收入该-或该批存货的成本分别加以认定与计价。为此,要求对收入的每一或每批存货按品种批次进行详细记录,并对每一或每批存货实物附上标签和编号,以便正确辨认和确定其价值。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商品批发企业整批购进、整批或分批销售且能分清批次的商品,其优点是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相一致,能及时计算发出存货的价值,便于确定各批存货的盈亏数额。它的缺点是工作量较大,此外当期的损益容易为管理人员主观操纵。如企业管理当局可先出售进价较低(或较高)的货品,以较低(或较高)的成本与收入配比,从而达到调高(或调低)利润的目的。设某企业6月初结余甲存货500千克,单价0.55元,金额275元。6月2月、12日分别购入甲存货2000千克和2500千克,单价分别为0.57元和0.554元,6月4日、13日、21日分别发出甲存货为2000千克、1200千克和800千克。采用个别计价法方法,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按其所属各该的存货收入时的实际成本认定与计算。设6月份发出存货经认定为:4日领用2000千克,系2日购入的;13日领用1200千克,其中200千克系上月购入的,1000千克则为12日购入的;21日销售800千克,其中300千克系上月购入的,500千克则为12日购入的。计价结果如图表5-3所示。存货明细账类别:最高存量:最低存量:编号:品名:甲存货规格:单位:千克存放地点:1号库19××年凭证收入发出结存月日字号摘要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61月初余额5000.552752收1购入20000.5711405000.55141520000.574领3领收1料20000.5711405000.5527512收5购入25000.55413855000.5525000.554166013领8领上月料2000.553000.55领收5料10000.55466415000.55499621售2售上月料3000.55售收5料5000.55444210000.55455430本月合计450025254000224610000.554554(二)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具体分为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1.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以期初存货数量和本期收入存货数量为权数计算存货平均单位成本,据以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它的优点是计算简便、合理,但发出存货的计价只能于期末进行,由于期末存货按平均单位成本计价,因此在物价上涨(或下跌)时将低估(或高估)期末存货价值。仍以上述材料为例。采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按全月的加权平均单价乘以发出存货数量计算确定。即:存货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价=(月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收入存货数量)发出存货实际成本=发出存货数量×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价例如:甲存货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价=(275+2525)/(500+4500)=0.56(元)本月发出存货实际成本=4000×0.56=2240(元)具体计算结果如图表所示。存货明细账类别:最高存量:最低存量:编号:品名:甲存货规格:单位:千克存放地点:1号库19××年凭证收入发出结存月日字号摘要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61月初余额5000.552752收1购入20000.57114025004领3领用200050012收5购入25000.5541385300013领8领用1200180021售2销售800100030本月合计4500252540000.56224010000.565602.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是以每批收货数量和收货前结存数量为权数计算平均单位成本,据以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它的优点是成本计算较合理,而且可及时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但其缺点是工作量较大。另外,由于毕竟是平均法,因此在物价变动情况下,其对存货价值的影响与简单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是一致的。仍以上述材料为例。采用这种移动加权平均法,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按本次发出存货时的存货移动平均单价乘以发出存货的数量计算确定。其计算公式如下:存货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入前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次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收入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次收入存货的数量)发出存货实际成本=发出存货数量×存货移动平均单价例如:如图表5-5所示,甲存货6月2日的移动平均单价=(27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