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杭州学军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湘教版会员独享.docx
上传人:是来****文章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年浙江省杭州学军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湘教版会员独享.docx

2022年浙江省杭州学军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湘教版会员独享.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杭州学军中学201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左下图中虚线是晨昏线,实线为纬线。AB两点的经度差为60°,P点为中点,某天文兴趣小组此时在P点用量角器测得北极星的高度为68°。读图回答1—3题。1.B点的地方时是A.2点B.10点C.14点D.22点2.若此时北京时间为0点,A点的地理坐标是A.90°E,22°NB.90°E,68°NC.90°W,22°ND.90°W,68°N3.此时,最可能的是A.天安门上的五星红旗飘向东南方向B.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早时期C.正在召开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D.科考人员在北极地区进行科考活动读右上图,回答4—6题。4.对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排序,正确的是A.纬度从高到低是①、②、③、④B.位置从南到北是①、②、③、④C.自转线速度由小到大是④、③、②、①D.夏至日昼长由长到短是④、③、②、①5.④地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B.20°°D.50°6.若③地位于南半球,则6月22日前后该地日落的地方时约是A.15时B.16时30分C.19时30分D.21时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①~⑥可表示岩浆、沉积物、沉积岩、侵入岩、喷出岩、变质岩中的某一项。据此完成7—8题。7.可表示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分别是A.④⑥B.⑤⑥C.②③D.①⑤8.下列关于三大类岩石转化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浆岩、沉积岩转化为岩浆,必须先转化为变质岩B.沉积岩、变质岩都可以直接转化为岩浆岩C.岩石圈变动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图为沿某纬线所作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且板块①主要位干100W~600E之间,读图后回答9—11题。9.板块⑥为A.亚欧扳块B.太平洋板块C.南极洲板块D.美洲板块10.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A.喜马拉雅山脉B.安第斯山脉C.落基山脉D.阿尔卑斯山脉①板块的大陆的地理特征有A.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C.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为寒流D.东海岸有世界著名渔场读“地质剖面图”,完成12—13题。12.图中地面发现三处铁矿层出露,如要在这里进行钻探,探钻应设在A.A地B.B地C.C地D.D地13.关于地面Ⅰ、Ⅱ区的岩层褶曲处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地构造适合打隧道B.B地煤炭开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瓦斯爆炸C.A地煤炭开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透水事故D.B地煤炭开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透水事故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4—15题。14.图中内、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15.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地质或地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可能为花岗岩B.②可能为流水侵蚀C.③可能为侵蚀作用D.④可能含有石油北京时间8月2日上午5点,在巴西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衢州江郎山作为浙江省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世界遗产提名地,与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贵州赤水、湖南崀山、福建泰宁等5个丹霞地貌捆绑,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江郎山被誉为“神州丹霞第一奇峰”。三爿石四周被陡崖环绕,在500米海拔上又高耸起319米。两峰之间的巷谷仅3.5米宽,为“全国一线天之最”。读右图回答16—17题。A.砂岩B.花岗岩C.板岩D.玄武岩17.形成红色形似石笋天柱,形状像刀砍斧劈,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地壳上升运动B.流水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的情况,并绘成该河段示意图甲、EF河段河床剖面示意图乙和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丙。据此回答18—19题。18.甲图中AB段河流A.由西北流向东南B.由东流向西C.水位A处低于B处D.不能确定19.关于甲乙图的河床剖面的描述正确的是A.F岸对应C岸,以侵蚀作用为主B.E岸对应C岸,以堆积作用为主C.F岸对应D岸,以堆积作用为主D.E岸对应D岸,以侵蚀作用为主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回答20—21题。20.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大气的温室效应B.大气的热力运动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