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优质亲子共读体会感悟范文(16篇)感悟是我们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和领悟,它可以指引我们走向更加有意义的人生道路。感悟可以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展示真实的人生感悟。下面是一些关于感悟的名言,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思考的方向。亲子共读体会感悟篇一教育孩子是社会,家长,学校共同关注的话题,而作为教育者之一的母亲有一种先天的优势,那便是母爱。“聚精会神地努力就是教育。”清代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第5回中写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如何让充满思想的劳动扎根家庭的土壤,把家庭教育做成劳动的教育,书香的教育,融入生活的细枝末节,像穿衣吃饭那样自然而然呢?劳动骄傲,教育快乐!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和理念,从家庭教育的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在日常的生活中实现书香教育: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苏轼和董传留别的诗句。意思是说只要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大家都知道多读课外书是孩子了解世界,开阔眼界最好的渠道,可很多家长又在抱怨,书给孩子买了不少利用率却不高,要不让家长给他读,要不就束之高阁。可儿子是两天不读书就像缺了水,几天不买书觉都睡不着。现在不仅仅是普通的儿童读物,也读遍了他能看懂的各个版本的世界文学名著,对讲授地理学、天文学的书更是爱不释手。之所以有这种习惯,一是得益于他识字较早,对文字有一种亲切感;二是把书买回家后,如果我没看过,一定会抽时间读完,这样就能和儿子一起讨论;如果儿子还没看过,我就会在儿子面前把这本书描绘得很有意思,提起他的兴趣;还有就是根据生活的场景经常给他写信,让他读到的东西能摸得到,能看得到。慢慢地在这个过程中,儿子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也感觉到家长的关注,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好习惯也渐渐形成。记得儿子在三岁的时候,对各种镜片的介绍有了浓厚的兴趣,总是不停的在问:为什么这个叫眼镜,那个叫望远镜,那台叫显微镜,还有那个放大镜,反光镜……问得我也解释不清楚,但是我没把问题抛到一边,而是行动起来,为儿子买来了能买到的这些“镜镜们”,让他看,让他比较,然后我再给他讲解。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这些问题不断解决的过程,一直到三维空间,六维空间等等。“在孩子的疑问和为什么中,我们也许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但是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你和他是在一起的,这样孩子对知识的渴求自然而然更浓厚了。”这是我在教育孩子让“心”先行中的一段话,这篇文章也获得大连市第四届家庭教育征文一等奖。读书是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一种温暖的生命体验。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读书的故事也成为我们家庭中生活的小细节,习以为常而充满乐趣的篇章。儿子上高中后,很多家长都在发愁孩子不愿意学生物、地理等科目,而这些又不像初中是阶段性小学分的科目,但是我不用为这些发愁,因为他愿意读书,牛津少年百科,大学里才修的动物学等书籍,他都看过好几遍了,有的章节都能背下来;还有地理学,因为他喜欢看体育比赛,我就因势利导,从2004年奥运会开始,各国的国旗,国家基本位置和山川河流,他都在地图上溜达千百次了,现在空闲时让我们考他各国国旗依然是他的休闲方式。提起唠叨,很多母亲会不约而同地说:这个我会呀!这个真的不用学,这是女人天生的本领。是的,这是妈妈们的天然财富,所以也是伴着孩子成长的伙伴。懂得唠叨的学问,才会给孩子培养出一个有利于他一生的伙伴。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唠叨的学问首先要遵从递减性原则。刚生下的孩子,因为不懂得外面的世界,他们需要从父母那儿获得这些感知,这时候的妈妈,唠叨多少都不为过,越多越好,对孩子越有利。我称那个阶段的我是喋喋不休式的。孩子在长大,他的知识也在增长,母亲的地位渐渐从说教者的高度到孩子世界的倾听者和参与者。这时的唠叨要遵从方向性原则,既指导性唠叨。我和儿子一起唠叨出了他的三项国家发明。因为儿子提出的稀奇古怪的问题,编的不着边际的历险故事,我都是他最忠实的听众。用倾听去了解孩子的想法,用实际行动去帮孩子实现自己的想法,任何一个有爱子之心的家长都能做到这一点。儿子发明的荣耻棋,识字趣棋,方便剥壳器,都是我们一起聊出来的。往往说到发明创造,人们都觉得很神秘。创意从何而来,怎么动手研制,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其实儿子的发明只是把他的奇思妙想变成现实。而捕捉到奇思妙想需要家长的倾听,变成现实需要家长的参与。有时候孩子还小,他们的想法可能科技含量很少,但是一定要让孩子敢想。当孩子把他的想法告诉你的时候,家长一定要认真听,即使再不合逻辑,也不要去讥笑孩子。记得儿子在二年级的时候在学校刚学数学棋,回家还有点愤愤不平地对我说:“凭什么有数学棋没有识字棋,太不重视汉字了!我要研制一种识字棋。”我听了觉得很有意思,就鼓励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并认真地和他一起分析做出来,取名“识字趣棋”,后来又在游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