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doc

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摘要:本文主要浅谈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分析混凝土施工过程,做好质量防控,以保证施工质量。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引言:本文根据某工程实际案例,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探讨。1.混凝土施工工艺(1)由于工程桩桩径较大,桩身长,为保证桩基工程施工质量和混凝土灌注的连续进行,选用标号为C25的商品混凝土。并适当加入缓凝剂,以降低运输途中堵车的影响,确保商品混凝土的连续顺利浇灌。(2)导管使用前的检查本工程采用Φ250mm导管直升灌注法进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导管使用前必须认真进行一次检查,要求使用的导管要圆、直、连接牢固、密封好、不漏气、不漏水,管子试压不宜少于0.6~1MPa。(3)导管的配置灌注砼施工时,应配1m、1.5m、2m、2.5m、3m等不同长度的导管,确保导管底端离孔底0.3~0.5m,以能放出隔水塞和混凝土为宜。(4)导管的安装要求①最下端一节导管长度应为4m,为了配合适当的导管柱长度,上部导管长为1m、0.5m。②导管采用活接头插销连接或由任螺母连接,橡胶O型密封圈或4~5mm的橡胶密封圈密封,严防漏水。③最下端一节导管底部宜用钢板套圈在外围加固,导管安装应居中。(5)灌注混凝土前的检查要求第二次清孔合格;吊车、人员到位。(6)漏斗和储料斗的要求①导管顶部应设置漏斗和储料斗,漏斗放置的高度应适应操作的需要,并应在灌注到最后阶段时能满足对导管内混凝土高度的需要,保证上部桩身的灌注质量,混凝土桩的高度一般在桩顶低于桩孔中的水位时比该水位高出1.5m以上。②漏斗与储料斗应有足够的容量储存混凝土,以保证首批混凝土能达到埋管0.8~1.0m的高度。初灌量的计算V=H×πd/4+Hc×πD/4式中:V—漏斗和储料斗初灌量H=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管高度时,导管在混凝土桩与导管外水柱压力平衡时所需的高度(m);H1≈Hw×Rw/RcRw—水或泥浆的容重(KN/m?)Rc—混凝土拌合物容重(KN/m?)Hc—首批混凝土埋管高度(m)Hc=Hm+H2Hm—应达到的最小埋管深度(m)H2—导管底口至孔底的高度(m)Hw—孔内水位至管外混凝土高度(m)Hw=H-HcH—实际桩孔孔深(m)D—实际桩孔直径(m)(7)隔水塞水下混凝土灌注用隔水塞可采用篮球旦充气后,安放在导管内水面以上50~300mm处,并用8#铁丝悬挂于导管内。隔水塞应具有一定的强度,表明光滑,形状尺寸规整。2.水下混凝土灌注要求2.1混凝土灌注前,所选的机具(导管、隔水塞、吊车、漏斗等)均应试运转或严格检查,确保工况良好,严防出现机具故障。2.2导管吊放入孔时,应将橡胶圈或胶皮垫安放端正、严密,确保密封良好。导管在桩孔内的位置应保持居中,防止导管跳管,撞坏钢筋笼并损坏导管。导管距孔底高度一般为0.3~0.5m,以能放出隔水塞和混凝土为宜。2.3导管全部安放入孔内后,计算导管柱总长和导管底部位置,并填入有关表格。2.4首批混凝土出料时应作塌落度测定,检查混凝土配合比,至灌注中期和后期,按灌注的不同部位,作混凝土塌落度测定,检查混凝土配合比的变化情况,并填入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表中。2.5初灌量必须按要求备足,严禁初灌量不足就灌入孔中,确认初灌量备足后即可剪断铁丝灌入首批混凝土。同时观察孔内返水(或泥浆)情况,测定埋管深度并做好记录;2.6首批混凝土灌注正常后,应紧凑地、连续不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灌注过程中,应经常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并适时提升拆卸导管,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保持导管的合理埋深2~6m,探测次数一般不宜少于所使用的导管节数,并应在每次提升导管前,探测一次管内外混凝土面高度。特别情况下(如局部严重超径、缩径、漏水层位,灌注量特别大的桩孔等)应增加探测次数,同时观察返水情况,以便正确分析和判定孔内情况。2.7导管提升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捣实,如导管接箍卡挂钢筋笼,可转动导管,使其脱开钢筋笼后,移到桩孔中心。2.8导管的最小埋深值见下表:2.9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的混凝土宜通过溜槽徐徐灌入漏斗和导管,不得将混凝土整斗从上面倾入管内,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胶垫而使得导管漏水。3.当混凝土面上升到钢筋笼下端时,为防止钢筋笼被混凝土顶托上升,应采取以下措施:3.1在孔口固牢钢筋笼上端。3.2灌注混凝土的时间应尽量短,以防止混凝土进入钢筋笼时,混凝土的流动性过小。3.3当孔内混凝土面接近钢筋笼时,应保持埋管较深,放慢灌注速度。3.4当孔内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1~2m后,应适当提升导管,减少导管埋置深度,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