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走进古代的消息子论文何为“消息子”?有人认为,“‘消息’当为净发梳剃所用的一种可发出声音的器具”,但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这是一种“由柔软的细毛做成的”“使用时,是捻进捻出,从而带出耳内被铰刀刮下的碎屑”的“去除耳垢的工具”。愚意以为,后者的辨析与论断成立。所谓“消息”,是一种由软毛性物质制成的,理发时用以清除耳垢器具。所谓“凤筅豁惶消息好”,以“凤筅”谓“消息”,乃缘自其形制“凤凰落了一枝鬃”。此外,再如与《老乞大》同时代、同类性质读物之《朴通事谚解》所说“将那铰刀、斡耳捎[消]息来,掏一掏耳朵。以禽鸟毳翎安于竹针头,用以取耳垢者,俗呼为消息”之“消息”,亦正是此器。最后,再联系《净发须知》所载“凤筅豁惶消息好”,试对《四快图》诗中的“消息”作一“别解”式的解读:“筅耳”与“凤筅”———以“凤筅”(亦即“消息”)作为“筅耳”器具。以年寿最长、官位最高和成就最大著称的南宋江湖诗人刘克庄(1187~1269),以其词风豪迈慷慨而被视为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这位豪迈词人亦曾作有著名的生活情趣小诗《四快图》,细腻地捕捉、吟咏了日常生活中的四种“快意”小事:筅耳、抓痒、捉发虱、打喷嚏,充满了日常生活的情趣。诗云:一人筅耳手不柱,一人坦背抓痒处。一人理发虱禽获,一人喷嚏虎惊去。余鼻久塞耳骤聋,虱无附丽头已童。唯背负暄觉奇痒,麻姑之爪未易逢。吾闻气泄如堤溃,枕高唾远道家忌。且留眼读养生书,莫将身试快意事。“一人理发虱禽获”,描绘了理发篦虱的快意。“一人筅耳手不柱”之“筅耳”,亦与理发有关,说的是用“消息”清除耳垢。筅,本指“筅帚”,一种以竹等做成用作刷锅、碗用的器具炊帚,亦即《山歌·门神》“拿个筅帚来支我,我也只弗做声”所说的“筅帚”,显为日常生活常见的那种竹制炊帚、刷帚。于此,《四快图》诗“筅耳”之“筅”当属动词,指以筅帚“筅耳”。那么,此“筅帚”则非炊具,而是“耳筅”矣。“耳筅”者,“凤筅”也。以其形制、功能,亦即传统理发业清除耳垢之“动使”———“消息”也。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七出:“(末看旦介)你看香君上头之后,更觉艳丽了。(向生介)世兄有福,消此尤物。(生)香君天姿国色,今日插了几朵珠翠,穿了一套绮罗,十分花貌,又添二分,果然可爱。(小旦)这都亏了杨老爷帮衬哩。”其“消此尤物”,则即消夜,夜间消遣享用。如元曲所谓“他有那乞巧的`泥媳妇、消夜的闷葫芦”(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一折)隐喻语境下的“消息子”亦自当属供女子夜间消遣享用“尤物”矣。作为本义本元功能的梳剃器具耳捻子起源于何时?宋周密《志雅堂杂钞》卷上《医药》:“今之消息者,不知起于何时,然药方《千金方)》自有按摩之术,如十段锦之类是也,唐时有按摩博士。”以采耳器具“消息”亦即耳捻子于耳中捻动自当属于一种局部按摩之术。至于“起于何时”,在孙思邈的《千金方》中亦载有“按摩之术”,周密依此推断当不晚于唐代。但是据晋葛洪《抱朴子·备阙》篇:“擿齿则松槚不及一寸之筳;挑耳则栋梁不如鹪鹩之羽。”就此,邓之诚《骨董琐记》卷二《挑耳》云:“即今之搔耳。”[9]由此推知,此器远于晋代即当有焉。或可更早,然迄今尚未见有出土实物佐证。此器由毛毛等易朽物固定于杆上制成,很难流传久远。综上可见,此器名曰“消息”,即缘自上述三种隐喻而来,既属于宋元梳剃业行话,亦是宋元以来的市语。何以称作“消息子”?那么,这种理发清除耳垢的采耳器具何以命名“消息”呢?余之考辨认为,以此器名曰“消息”,或缘三种隐喻而来。其一,隐喻使用这种耳挖器过程中的毛端之蓬缩形态之“消长”,一如《易·丰》所谓“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又《易·剥》:“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即如清黄师琼《题谢梅庄侍御军中学图》诗所咏:“愿君进退持以正,消息盈虚任卷舒。”系就以此耳挖器掏耳过程的形态变化而言。其二,始创于柳永的词牌《永遇乐》又谓“消息”,宋晁补之的词《消息·端午》自注云:“自过腔,即越调‘永遇乐’,端午。”此乃借以隐喻掏耳“教人快乐自玲珑”“得人清爽意惶惶”之舒坦快乐———取“永遇乐”之“乐”也,系就掏耳的效果而言。其三,明清民歌时调的隐喻。显然,前述三首“消息诗”中的“踅”“拈”“捻”,本为采耳时使用“消息子”(亦即鹅毛棒、耳捻子)的采耳动作,于此则隐喻性器和性行为,反之亦可认为以性行为过程中的男根动作与形态以及效果反应隐喻此器。《净发须知·耳筅诗》:“三分兔毫在尾头,入人耳内闹啾啾。至老不长三寸短,皱眉缩眼是风流。”即古代一种长柄兵器“狼筅”,杆柄之前端周围密附数层多刃刺枝。戚继光《纪效新书》“惟筅则枝茂盛,遮蔽一身有余,眼前可恃,足以壮胆助气”之“筅”即此。“消息子”:宋代兜售和伎艺表演的两个市井行当宋周密《志雅堂杂钞》卷上《医药》:“今之消息者,不知起于何时,然药方《千金方)》自有按摩之术,如十段锦之类是也,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