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职班主任工作计划1.了解学生动向,多关心,多帮助学生,做好学生稳定工作;2.合理安排班级干部,增强班级凝聚力;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从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学习过渡。二、学生情况分析1.我校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在初中时,大部分同学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些学生被老师“遗忘”。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学生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2.大部分学生理论学习热情不高,缺乏钻研精神,和主动学习的动机,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甚至有的在学习上得过且过,学习效率相当地下;3.现在社会获取信息相当方便,学生被外界诱惑非常大,因此,课程学习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心理需求;4.学生们基本热衷于网络游戏,网络影视等,根本无心学习;5.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优越,为人做事容易想当然,从小缺乏艰苦锻炼,因此,在心理承受力比较薄弱,怕吃苦,怕脏,学习惰性强等;6.除以上情况外,还有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从小父母外出打工,因此,这部分人对家庭的爱和温暖是极其需要的,对于他们我会更加关心,给他较多的帮助,并且多与其家长沟通,时刻关注他们的动态。三、根据上面情况,特定以下工作计划1.抓好班级日常规范管理,杜绝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抓好自身修养课堂纪律,以身试教;2.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3.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4.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5.展开有益的文体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四、具体的工作安排第一周:学生报名,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军训,并召开第一次班会,加强学生的管理和师生磨合;第二周:制定班级团体活动计划,讨论,通过班级常规管理条例;第三周:班干部选择;第四周:主题班会《有志者事竟成》;第五周:强调班级,宿舍卫生工作;第六周:组织学生投篮大赛;第七周:对学生的生活,习惯,性格等跟家长沟通和摸底;第八周:期中考试动员工作,考风考纪教育;第九周:期中考试第十周:主题班会《谈期中考试的得与失》;第十一周:开一次班干部会议;第十二周:继续强调规章管理第十三周:主题班会《谈理想和现实》第十四周: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引导;第十五周:期末复习动员;第十六周:如何提高复习效率?第十七周:答题竞赛第十八周:期末考试中职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2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中职09计算机1班班主任,该班共有学生32人,女生21人,男生11,汉族30人,回族2人走读生22人,住宿生10人。班里大部分同学观念强,学习认真,有上进心,有活力,但有个别学生松懈,学习、纪律较差,缺乏自我管理意识,自律性较淡保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养成好的学习、纪律、卫生习惯饿好的行为习惯,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团结合作,力争更好地发展自己,计划做以下工作:一.完善思想行为规范,严格量化考核,努力促使学生形成规范意识,达到自我管理。二.抓学习、纪律、卫生。定期检查各科作业,并利用周记、摘抄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努力促进学生树立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良好学风。三.结合学生特长,分配相关工作,努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四.在教学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努力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真、善、美)。每周一篇经典美文的欣赏,感知美,向往美。五.结合社会用人现状,引导学生责任心,诚实,吃苦勤奋,协作。守纪、创新(以故事启发引导须生)面向未来的五种人: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善于整合的人、有创造性的人、尊重别人的人、有道德心的人。六.加强校家联系,多沟通关注学生的成长,及时解决问题。活动:1.常规教育2.点亮心灯学会感恩3.今天我们怎样做学生4.从小的善举做起5.美丽心情祝你成功6.逆境是锻炼意志的磨刀石7.在我生命的每一天8.自信助我成功9.未来不是梦——理解与现实10.抵制诱-惑克制自我11.友谊的芬芳12.理解宽容伴我同行13.十年后的我中职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3一、提高知识,明确职责,加强责任感班主任是学校教育计划的具体执行人,是校长、教务处及德教处的助手,又是学校和学生家庭的桥梁,各班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因此,必须提高认识,加强责任感,掌握班主任工作规律。1、努力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很多学生生活习惯懒散,经常迟到旷课,早训迟到。要使他们形成一种早起习惯,思想教育十分重要。2、引导学生努力学好功课,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也就是在这一方面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能够努力学习。3、关心学生生活和健康,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体活动。4、协调本班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主动向他们了解本班学生课堂纪律,学习成绩情况,形成统一的教育力量。5、建立与学生家长联系,协调对学生教育和管理。二、热爱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情况要想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克服不好的方面,首先必须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