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7、我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11、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1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13、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14、空气质量预报分为5级;舒适度指数预报分为7级;紫外线强度分为5级;实验题:一、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和制作过程:制作材料:吸管1根、小刀1把、剪子1把、硬纸板1块、大头针1个、橡皮铅笔1只;制作过程: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的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2、用硬纸板剪一个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4、确定方向后观察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向;二、制作雨量器1、找一个直通透明的杯子,杯子的高度在15厘米以上;2、以毫米为单位,利用刻度尺在纸条上画好刻度,纸条的长度略小于直筒杯子的高度;3、取一段长于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平放在桌子上,胶面朝上,将纸条画有刻度的一面朝下粘在胶带中间;4、一个同学手持杯子,另一个同学把粘在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竖直粘到杯子的外侧面,要使刻度的底部正好和杯子内侧底部对齐;5、用粘贴刻度纸的条的方法把小组的名字粘贴在杯子的背面;第二单元“溶解”知识要点1、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2、过滤的过程: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让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内壁;过滤时倒入液体时,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3、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4、高锰酸钾投入水中时:会像小蝌蚪一样出现紫色的尾巴,然后慢慢沉入水底,一点点的向水中扩散;搅拌后:高锰酸钾均匀的溶解在水中,不能看到它的颗粒;5、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浮在水面上,说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乳状的液体,这说明食用油在加入洗洁精后可以溶解;6、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7、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8、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被搅动有关;水果糖在水中快速溶解的方法:①搅拌②加热或者用热水③碾碎;9、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10、水能溶解固体、液体,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1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如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12、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或加热的方法进行分离;1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内焰、外焰、焰芯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14、浓盐水的底部有未溶解的食盐,可以用加热的方法让它溶解;15、食盐溶解与水的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16、酒精灯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2点燃酒精灯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