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建筑节能规划设计探究.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基于生态建筑节能规划设计探究.doc

基于生态建筑节能规划设计探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基于生态建筑节能规划设计探究基于生态建筑节能规划设计探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大力推进,使得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起来,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建筑业的建造活动对我国生态环境的造成了严重破坏:1986年至1996年,耕地平均每年净减少近50万公顷;每年因生产建筑材料而消耗的各种矿物资源多达50亿吨;大量的砂石采集、矿石采掘造成河床、植被、土壤破坏和水土流失……因此建设生态建筑是中国建筑的发展目标,生态节能已经成为21世纪设计界的主流。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节能;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生态节能建筑的特点1.1生态建筑的四个系统设置(1)高效能源系统。(2)安全保障系统。(3)高效信息通信系统。(4)办公自动节能系统。1.2生态建筑的的六项技术要素(1)采用高效保温防晒节能及双层PET―LOWE玻璃外墙。(2)使用高效水源热泵和低温供冷、制暖的系统。(3)采用自然通风为70%以上的热交换系统。(4)利用太阳能发光置热设施,设置智能自动感应控制系统。(5)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实现零能耗、零排放。(6)采用钢结构全装配式的结构形式。1.3生态建筑的八个系统(1)采用活性能量建筑基础系统。(2)使用呼吸式双层玻璃幕墙系统。(3)利用混凝土楼板实现辐射采暖、制冷系统。(4)采用置换式新风系统。(5)设置智能控制的遮阳系统。(6)使用自然高效通风系统。(7)采用双层架空采用活性能量建筑基础系统。(8)采用太阳能系统。1.4室内环境质量的要求(1)要求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都低于室外二氧化碳的浓度。(2)提高通风效率,尽量采用自然通风,空气流通呈层流式。(3)严格控制宦内化学品和污染源。(4)高水平地控制热供、通风和照明系统。(5)充分利用天然采光,要求90%的日用房间有外窗,75%的空间日照系数至少为2%。二、生态建筑的规划设计与节能生态建筑的节能设计首先要求要合理规划。生态建筑是适应自然而生成的建筑,而不是改造自然而生成的建筑,因此在设计时需要深入研究以下因素与节能的关系,将建筑需要融入到周围的大自然中,成为和自然互动,富有生命力的建筑。2.1基地气候的适应性与节能我国建筑根据气候特点的不同,将全国划分为五个气候区。各个区域气候条件差别非常大,要求在北方建筑节能设计的重点是冬季保温防寒,南方主要是夏季隔热通风,而中间则是冬冷夏热地区,考虑隔热通风防潮,兼顾冬季保温,但仅靠空调改善热环境,能源消耗大。因此在进行节能设计时要区别对待各地区的不同气候条件,充分利用太阳、风等自然因素,最大化利用区域气候的潜在优势。2.2基地选址与节能建设的基地应选择在向阳、避风的平地和山坡上,这是建筑节能、提高采暖效率的先决条件。同时建筑选址应尽量远离交通主干道,避免噪声污染。如果建在噪声声源处,应有绿化隔声带等保护措施。坡地对建筑节能的影响,主要是日照得热和通风两个方面,效果因坡向和坡度大小而不同。若坡向为南向或接近南向,则利于冬季太阳得热,提高容积率。若坡向与夏季主导风向一致(60°范围内),则利于夏季的自然通风。若坡向为北向或接近北向,为减少建筑物之间对日照的遮挡,建筑宜以点式为主。2.2.1建筑朝向建筑应在最佳建筑朝向范围内选择。由于不同朝向上太阳辐射强度变化比较大,因此建筑规划时要考虑合理的朝向,尽可能增加太阳辐射量,建立自然采光系统。我国大部分地区正东向或正西向的房屋同正南的房屋相比,全年综合耗电量约增加20%。因此南北朝向是最有利的建筑朝向。但特定朝向的选择还要受其他因素的制约。研究表明生态住宅的节能朝向偏角在15°之内时,都属于好朝向。2.2.2日照间距和建筑密度一定的日照间距是建筑充分得热的前提。日照间距是指一年中冬至日,满足北向底层房间获得日照时南北房之间的外墙间距。在实际设计中不宜只为满足日照间距而选择不利朝向,牺牲日照质量,必须研究在保证节能效益的前提下提高建筑密度。在规划布局中适当调整建筑朝向,调节建筑布局和外形均可达到在满足日照要求的基础上增加建筑密度,如利用斜向日照将北侧错台式、正南向行列式布置改为交叉错排行列式布置。2.2.3绿化遮阳绿化遮阳是防止夏季过热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最理想的基地遮阳。绿化率是生态建筑的一个重要指标,要求不低于40%,人均公共绿地大于2,硬质景观面积小于绿地总面积的20%,并保证有足够的户外活动场地和空间。最理想的基地遮阳植物是落叶乔木,茂盛的枝叶可以阻挡夏季阳光,降低微环境温度,并且冬季阳光又会透过稀疏枝条射入室内。因此基地绿化在保证绿化率的同时,在建筑的东、南、西侧多栽植落叶乔木,同时考虑乔灌草相结合,注重绿化的层次布局,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辉映。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