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探讨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探讨摘要:绿色建筑理念的提出是为了让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系统抱着关心和尊重的态度去处理长期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在建筑设计中树立绿色理念,从多方面出发,运用各种设计方法,达到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继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探讨了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方法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1世纪是绿色文明的新世纪,提倡与自然共生的绿色建筑将是21世纪建筑的主题。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一、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在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不破坏生态平衡条件下,通过整体的科学设计,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中水回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建造的一种建筑。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特点。绿色建筑设计就是建筑师在开始设计起就以创造绿色建筑为目标,在设计过程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充分利用可再生绿色能源,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建设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做好立体绿化,提高三维绿量,选择绿色建材。二、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1、选址和现场设计选择一个好的地址对实现建筑物的绿色设计至关重要。通常绿色建筑选址应考虑的因素如下:(1)与公交系统的距离要短,方便人们步行去乘公交车;(2)尽量设在已经城镇化的区域内,有必要的城镇基础设施,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3)避免选择生态敏感区域,以免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4)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尽量选择便于利用自然能源的地段。一旦选定建设地址,即可进行现场设计,设计的基本原则为:(1)要保护现场的生态完整性和生物的多样性;(2)要尽量减少对附近水源系统的影响,免除因暴雨造成的水土流失,减少使用自来水进行浇灌;③尽量降低周围热岛效应的影响,使绿地面积最大化。2、建筑布局设计好的建筑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场的资源,以减少建筑物的得热和改善室内的环境质量,采用以下措施可以优化建筑的布局:(1)利用已有的树木或其它植物来减少建筑物的热负荷;(2)根据当地的纬度和主要风向,对建筑物的朝向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利用大阳能和风能等自然资源;(3)利用已有的地形作为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可以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4)详细划分内部的使用功能区,把不需要窗户的区域统一安排在建筑物的北面,把使用功能相同的区域相互靠近,以利于建筑物通风和空调系统的设计及节能。3、绿色建筑的节能节材设计(1)体型设计绿色建筑的体型设计应该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太阳辐射强度、建筑物的朝向、围护结构的保温状况及局部风环境等,并权衡建筑的热量得失情况,最后优化组合。一般来说,体型系数越大的,外表面面积较大,室内热量容易散出,建筑平面形式对控制建筑体形系数、降低建筑能耗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在满足总体规划和建筑使用功能及建筑面积一定的前提下,应选择合理的建筑平面,使其平面更加规整,减少不必要的凹凸变化。(2)围护结构的设计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可以通过提高和改善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来实现,例如通过真空玻璃技术或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复合保温和外墙自保温等形式提高外墙面的热工性能;采用新型的屋面保温材料和利用种植屋面来提高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外遮阳对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室内居住舒适性有显著的效果,遮阳方案的设计应该考虑太阳辐射强度随地点、日期、时间变化的特点选择最佳方案,调整遮阳的效果。另外,地面的热工性能对室内气温也有较大的影响。良好的建筑楼地面构造设计,不但可以提高舒适度,还有利于建筑的节能。窗墙面积比也是影响建筑能耗的重要因素,其设定要兼顾保温隔热及采光等方面。4、可再生自然能源利用可再生自然能源的利用对实现绿色建筑的节能至关重要,自然界可再生自然能源有很多,其中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均是常见的可再生自然能源。太阳能是不需要耗费成本的清洁能源,太阳能的使用有以下三种方式:利用太阳光作为照明,太阳能加热系统以及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系统,在住宅的阳台、外墙、屋顶设置太阳能集热板储存能量,此外还可设置被动式太阳能设备,如居室窗户上“反光板”的安装能够提供最佳日照表,以改善房间深处的自然采光条件。另一种先进的“被动”利用太阳能的方法是设计“通风塔”,它能利用太阳热量产生气流以提高降温效果,在“通风塔”中上升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