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专题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
上传人:丹烟****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专题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

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专题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专题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一个盛有足够多水的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往溢水杯中投入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为20g,再往溢水杯中投入一个质量为2m的小球B,从溢水杯中再次溢出的水的质量为80g,此时A、B小球受到的总浮力为F浮,水对溢水杯底部产生的压力比两小球投入溢水杯前增加了,已知小球A、B的密度均小于水的密度,则()A.F浮=1.2N,=0.2NB.F浮=1.2N,=1.2NC.F浮=1.0N,=1.0ND.F浮=1.0N,=0N2、如图所示,斜面长s=3m,高h=0.5m,建筑工人用绳子在5s内将重400N的物体从其底端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到顶端,拉力是120N(忽略绳子的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克服斜面摩擦力所做的功是160JB.拉力的功率是50WC.拉力所做的功是300JD.斜面的机械效率是80%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着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拉力F=12N,忽略滑轮重、绳重和滑轮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A对动滑轮的拉力为12NB.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4NC.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24ND.竖直墙受到的拉力为24N4、如图所示,将乒乓球放置于吹风机出风口的正上方,球会悬在空中。若将乒乓球稍微向左或向右偏移,放手后乒乓球都会恢复到正上方,这主要可以用下列哪个知识来解释()A.二力平衡B.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5、用10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4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1,当拉力增大到20N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f1和f2的大小分别是()A.10N,20NB.40N,40NC.50N,60ND.10N,10N6、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上放一物体b,a和b间用轻质弹相连,已知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a、b的受力分析错误的是()A.a受到b对它向右的摩擦力B.a受到地面对它向左的摩擦力C.a没有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D.b受到a对它向左的摩擦力7、把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用5N的力拉它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若将弹簧测力计的固定端取下,两端各施一个5N的拉力使弹簧测力计静止,如下图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A.5NB.0NC.10ND.2.5N8、用图所示的滑轮或滑轮组,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h,最省力的是(滑轮重和摩擦不计)()A.B.C.D.9、甲、乙两车用相同的牵引力同时同地在水平地面上开始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所示,经过6秒后可确定的是()A.甲做的功小于乙做的功B.甲和乙的机械能相等C.甲和乙相距0.3米D.甲和乙所受的合力相等10、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所示表示的是来自远处的光经小强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一艘轮船在甲海洋中航行,水面在轮船上的A位置。当该轮船驶入乙海洋中时,水面在轮船上的B位置。设轮船的总质量不变,轮船在甲、乙两海洋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甲、乙两海洋的海水密度分别为ρ1和ρ2。则F1F2,ρ1ρ2。(都选填“>”、“<”或“=”)2、如图所示,玻璃瓶中装入适量带色的水,从玻璃管吹入少量空气,使管中水面高于瓶口。将此装置由一楼拿到十楼,发现玻璃管中的液柱,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随着大气压的减小,水的沸点。3、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重为2N,将一重力为2N、体积为2×10-4m3的长方体实心物块A用细线吊着,将其一半浸入水中,则A受到的浮力为N,当把细线剪断后,静止时A漂浮在水中且水未溢出,此时台秤的示数为kg.(已知ρ水=1×103kg/m3,g=10N/kg)4、用焦距为10cm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