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治理设计第页,目录TOC\o"1-1"\h\zHYPERLINK\l"_Toc92096205"1前言PAGEREF_Toc92096205\h2HYPERLINK\l"_Toc92096206"2自然地质环境条件PAGEREF_Toc92096206\h3HYPERLINK\l"_Toc92096207"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PAGEREF_Toc92096207\h4HYPERLINK\l"_Toc92096208"4滑坡稳定性评价PAGEREF_Toc92096208\h5HYPERLINK\l"_Toc92096209"5滑坡治理工程设计PAGEREF_Toc92096209\h6HYPERLINK\l"_Toc92096210"6费用预算PAGEREF_Toc92096210\h11HYPERLINK\l"_Toc92096211"7监测工程设计PAGEREF_Toc92096211\h11HYPERLINK\l"_Toc92096212"8施工工序和注意事项PAGEREF_Toc92096212\h12附件1*县职教中心后山滑坡治理设计计算书附件2*县职教中心后山滑坡治理设计图纸滑坡周边环境图(图纸编号:01)治理分区及工程布置图(图纸编号:02)Ⅰ区支护剖面图(图纸编号:03)Ⅱ区支护剖面图(图纸编号:04)微型桩平面布置图、剖面图、微型桩与连系梁连接图(图纸编号:05)锚杆与连系梁连接图、格构配筋图、锚杆与格构连接图(图纸编号:06)排水管、截水沟大样图(图纸编号:07)坡面位移监测点布置图(图纸编号:08)*县职教中心后山滑坡治理设计前言任务由来2004年7月2日,*县职教中心后山南坡土体出现开裂,下部五层住宅楼后混凝土地面产生鼓胀变形,挡土墙裂开并向外错动。险情发生后,引起了职教中心及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实施了抢险,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①滑坡体范围全部用防水彩条布遮盖,避免雨水渗入滑体内;②临空面坡脚采用回填土反压。7月6日,滑移变形体已基本得到控制,7月12日至7月27日,五层楼后侧挡土墙向外错动了3mm,说明滑体仍在发生缓慢蠕动变形。尽管该滑坡在临时抢险措施下险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如不进行根本治理,今后在雨季仍有失稳的可能。受县抢险指挥部和职教中心委托,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承担了该滑坡的治理设计任务。工程概况滑坡位于*县职教中心后山,东西两侧为民居,紧邻滑体前缘为一栋五层教师住宅楼,沿主滑方向南约30m,为职教中心教学大楼,在滑体后20m山坡上还有一条110KV高压线路及铁塔。另外,滑体周边现有在校学生1700余人,教职员工130人,周边居民住户22人。一旦滑坡失稳,将对教职员工、学生及周边居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危及高压线路与铁塔的安全与稳定,后果严重。该滑坡产生滑动变形后,坡面出现了大量破裂裂隙,后缘最大裂缝宽20cm,长12m,垂直位移40cm,各裂缝断断续续呈扇形分布;前缘临空面出现几条垂直裂缝,五层住宅楼后挡土墙已经破裂,局部已经向外错动3~4cm,由于挤压作用,挡土墙与住宅楼之间水泥地面鼓胀隆起近20cm。据调查该部位历史上曾两次产生滑动变形,此次滑坡不但诱发了老滑坡复活,而且扩大了滑坡范围,形成了一个更大范围的滑坡体。根据滑坡变形程度,本滑坡体可分为西部主滑坡段和东部次滑坡段。主滑坡段位于五层住宅楼后,为历史滑移变形叠加部位,该滑坡段土体结构破碎,扰动强烈;次滑坡段位于临空面后,土体内裂隙发育,土体扰动不强烈,结构较完整,为一新滑坡体。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地理位置*县隶属咸宁市管辖,县城城区呈东西向长条形,距咸宁市公路37km,至武汉市128km,皆有省道与国道相通,交通便利。气象与水文*县城区属北亚热带气候区,四季分明,具有空气湿润、雨量充沛,少冰雪严寒等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6℃,一月(最冷月)平均气温4℃,绝对最低气温-13℃,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9℃,绝对最高气温达40℃。相对湿度66~81%,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多年平均降雨量1285mm。年最大降雨量主要集中在春夏(其中2003年4月最大月降雨量为320.4mm,2004年6月降雨量达334mm)。由于地处鄂南暴雨中心,降雨具有集中、强度大的特点,每年4~9月为雨季,其降雨量占全年的75%,7月初为每年的梅雨季节,多阵雨和暴雨,一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50mm。特殊的气象条件是诱发各种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地震根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出版),*县城区属无震中分布、地震烈度低于Ⅵ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