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月亮》教学设计1.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5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走月亮》教学设计1.docx

《走月亮》教学设计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走月亮》教学设计1《走月亮》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走月亮》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走月亮》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中描写的意境,感悟文中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过程与方法】1、指导预习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词语。2、阅读和想象、品味语言结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之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以及“我”的幸福与快乐。教学重难点:重点品味文章语言的美,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难点体会文中快乐、幸福的亲情。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月亮船》的歌曲。学生:搜集一些关于月亮的古诗或一些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小短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出示月亮图片)同学们,看到月亮,谁能吟诵几句有关月亮的诗词?2、古人仰望柔情似水的月亮,埋头创作了许多流芳百世的诗词,也让我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除了这些古诗,还有许多美妙的歌曲陶冶着我们的情操。你们想听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动听的《月亮船》,希望大家静下心来,认真地听,细细地品,让月夜的温馨、月光下妈妈浓浓的爱走近你我的心田。(播放《月亮船》)吟过古诗,赏完歌曲,我们的心情也如同月夜一样平静,伴着妈妈的笑眼弯弯,我们感觉好幸福!让我们在这种心境下跟随作者一起到月光下去散步,一起走月亮吧!3、板书课题:走月亮。4、齐读课题。二、学生自读课文1、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文字障碍。2、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3、点名分段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三、集体交流教师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白族,出示有关云南风景的图片,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1、说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3、读完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板书设计:走月亮走月亮:月下散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光下的美丽景象。3、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我”获得的无限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走月亮”中“走”的含义,感受情美、景美。难点理解并初步运用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自读了课文,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来仔细品味,感受月光下的美。二、初步感知课文1、朗读课文并思考:①“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用“——”标记出来。②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句子,用“——”标记下来。2、引导学生汇报:①教师相机板书:“我”和阿妈走过了小路、溪边、田埂……②“我和阿妈走月亮”在课文反复出现,共出现了4次,把“我”和阿妈到过的地方巧妙地串联起来,使文章自然的分成了四个部分。三、细读品味,理解感悟(一)学习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1、引导理解“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重点体会“从洱海那边”升起来的意境。①要想走月亮,得先让月亮升起来,文中哪儿写月亮升起来了?谁来读读。②月亮已经升起来了,为什么偏偏还要加上“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呢?为什么不说“从花园那边升起来了”?③引导体会美景:天上一轮月亮,水中一轮月亮,天上的月亮静静的,水中的月亮随波荡漾。④齐读这几句话。2、指名读第2自然段。重点体会:“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①下面,我需要教室特别的`安静。注意听!听我读这四个“照亮了”,你能听出什么味道?是从远处照到近处了,还是从近处照到远处了?②生回答。③师引导:远处的景物在朦胧的月光下能看得清吗?所以看起来模模糊糊,照到村头的大青树就看得清楚了,看得最真切的是脚下的路。④再次指名读。3、在这样的情境下,“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散步,心情是怎样的?把你的感受读出来。4、学生配乐朗读。总结:多么温馨的月光小夜曲呀!(二)学习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1、师配乐朗读,学生想象,体会。(引:听!溪水在唱歌,老师仿佛看见一位阿妈牵着孩子的手,来到了小溪边。同学们轻闭你的双眼,放飞你的想象,赶快到小溪边去看一看,闻一闻,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重点引导:①你闻到了什么?画出描写小溪流香的句子。②你看到了什么?(重点体会“抱”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