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高考文言文知识点语文高考文言文知识点(15篇)在平日的学习中,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相信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高考文言文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语文高考文言文知识点1荆轲刺秦王文学常识:《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一)指出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2.往而不反者,竖子也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4.燕王拜送于庭5.秦王还柱而走6.卒起不意7.日以尽矣8.图穷而匕首见(二)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3.持千金之资币物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6.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8.北蛮夷之鄙人9.图穷而匕首见10.秦王还柱而走11.诸郎中执兵12.左右既前(三)指出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1.进兵北略地2.秦兵旦暮渡易水3.丹不忍以己之私4.樊龄期乃前曰5.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6.其人居远未来7.至易水上,既祖,取道8.皆白衣冠以送之9.发尽上冠10.顷之未发,太子迟之11.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12.(秦王)乃朝服13.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14.群臣怪之15.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16.非有诏不得上17.箕踞以骂曰18.乃欲以生劫之(四)一词多义:1、实词兵①不得持尺兵②不及召下兵③秦兵旦暮渡易水穷①图穷而匕首见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陈①诸郎中持兵,皆陈殿下②恐惧不敢自陈私①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②乃遂私见樊於期还①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②秦王还柱而走③计日以还——《黄生借书说》④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周亚夫军细柳营》振①诚振怖大王之威②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④迁我如振落叶⑤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过秦论》奉①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②轲既取图奉之顾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②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④顾恋慈母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亲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图①乃骇而图之②图穷匕首见③不图子自归被①秦王复击轲,被八创②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五人墓碑记》③被明月兮佩宝璐——《离骚》请①乃请荆卿曰②请辞决矣③乃置酒请之④其造请诸公,不避寒暑信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②听其言而信其行——《论语》③言必信,行必果——《论语》④信言不美,美言不信⑤信可乐也⑥低眉信手续续弹——《琵琶行》⑦欲信大义于天下⑧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遇①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②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④斯固百世之遇也辞①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②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③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④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遗①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②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③至唐李勃始访其遗踪——《石钟山记》④使人遗赵王书——《廉颇蔺相如列传》引①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②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③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⑤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赤壁之战》⑥李凭箜篌引——《李凭箜篌引》卒①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②卒成帝业——《出师表》③卒起不意就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②轲自知事不就2、虚词岂①将军岂有意乎②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③岂可得哉以①何以言之②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④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⑤日以尽矣⑥皆白衣冠以送之⑦以次进⑧以故荆轲逐秦王乃①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③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④乃今得闻教⑤而今乃以手共搏之之①微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