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验室安全常识汇总1、加强实验室建设合理调整实验室的布局,整合优化实验室的资源,科学管理,使实验室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适应办学层次和水平的提高,使实验室真正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理想场所,成为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基地。2、强化大型设备管理大型精密仪器价格昂贵、先进性周期短,使用和管理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一般存在利用率低、投资效益不高的问题。为充分发挥我校实验室大型精密仪器的作用,促进校内教学、科研跨院系、跨学科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效益。伴随一起又一起的校园实验室安全事故,我们首先应该质问的是为何事故频发,应如何减少实验室事故几率,降低实验室伤害范围与程度?实验室安全常识1、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之一:(着火防范)着火是化学实验室,特别是有机实验室里最容易发生的事故。多数着火事故是由于加热或处理低沸点有机溶剂时操作不当引起的。常见有机液体的易燃性:2、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之二:(爆炸防范)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原因大致如下:(1)随便混合化学药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混合物在受热、摩擦或撞击时会发生爆炸。表中列出的混合物都发生过意外的爆炸事故。加热时发生爆炸的混合示例(2)在密闭体系中进行蒸馏、回流等加热操作。(3)在加压或减压实验中使用不耐压的玻璃仪器,气体钢瓶减压阀失灵。(4)反应过于激烈而失去控制。(5)易燃易爆气体如氢气,乙炔等气体烃类、煤气和有机蒸气等大量逸入空气,引起爆燃。(6)一些本身容易爆炸的化合物,如硝酸盐类,硝酸酯类,三碘化氮、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乙炔及其重金属盐、重氮盐、叠氮化物、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乙醚和过氧酸)等,受热或被敲击时会爆炸。3、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之三(中毒和化学灼伤防范)(1)化学药品的毒性:化学药品的危险性除了易燃易爆外,还在于它们具有腐蚀性、刺激性、对人体的毒性,特别是致癌性。(2)化学中毒和化学灼伤事故的预防:化学中毒主要是由下列原因引起①由呼吸道吸入有毒物质的蒸气。②有毒药品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③吃进被有毒物质污染的食物或饮料,品尝或误食有毒药品。※化学灼伤则是因为皮肤直接接触强腐蚀性物质、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如浓酸、浓碱、氢氟酸、钠、溴等引起的局部外伤。预防措施如下:①最重要的是保护好眼睛!在化学实验室里应该一直配戴护目镜,防止眼睛受刺激性气体薰染,防止任何化学药品特别是强酸、强碱、玻璃屑等异物进入眼内。②禁止用手直接取用任何化学药品,使用毒品时除用药匙、量器外必须配戴橡皮手套,实验后马上清洗仪器用具,立即用肥皂洗手。③尽量避免吸入任何药品和溶剂蒸气。处理具有刺激性的,恶臭的和有毒的化学药品时,如,HS、NO、Cl、Br、CO、SO、SO、222223HCl、HF、浓硝酸、发烟硫酸、浓盐酸,乙酰氯等,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通风橱开启后,不要把头伸入橱内,并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④严禁在酸性介质中使用氰化物。⑤禁止口吸吸管移取浓酸、浓碱,有毒液体,应该用洗耳球吸取。禁止冒险品尝药品试剂,不得用鼻子直接嗅气体,而是用手向鼻孔扇入少量气体。⑥不要用乙醇等有机溶剂擦洗溅在皮肤上的药品,这种做法反而增加皮肤对药品的吸收速度。⑦实验室里禁止吸烟进食,禁止赤膊穿拖鞋。4、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之四(安全用电知识)在化学实验室,经常使用电学仪表、仪器,应用交流电源进行实验。本节简单介绍使用交流电源的基本常识,以利安全用电。(1)保险丝在实验室中,经常使用单相220V、50ffz的交流电,有时也用到三相电。任何导线或电器设备都有规定的额定电流值(即允许长期通过而不致过度发热的最大电流值),当负荷过大或发生短路时,通过电流超过了额定电流,则会发热过度,致使电器设备绝缘损坏和设备烧坏,甚至引起电着火。为了安全用电,从外电路引入电源时,必须先经过能耐一定电流的适当型号的保险丝。(2)安全用电人体若通过50Hz25mA以上的交流电时会发生呼吸困难,100mA以上则会致死。因此,安全用电非常重要,在实验室用电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下的操作规程。①防止触电(a)不能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器。(b)所有电源的裸露部分都应有绝缘装置。(c)已损坏的接头、插座、插头或绝缘不良的电线应及时更换。(d)必须先接好线路再插上电源,实验结束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再拆线路。(e)如遇人触电,应切断电源后再行处理。②防止着火(a)保险丝型号与实验室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