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晴雯与袭人.doc
上传人:曾琪****是我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完整版)晴雯与袭人.doc

(完整版)晴雯与袭人.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晴雯与袭人——浅析《红楼梦》中的两丫鬟作者:平湖张红梅收录时间:2008-10-20贾府等级森严,是个封建牢笼。而怡红院则是这块园子中唯一还相对自由的天地,是人的个性最有可能被保留的地方。晴雯与袭人就生活在其中,这对她们来说应该是一种幸运,因为她们可得以相对自由地发展自己独立的个性。但同时却也是一种不幸,因为如果悲剧的主角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出演悲剧的话,这种悲剧感只是对于别人而言的,而在她自己则是无所谓痛苦的,所以才会有白痴也是一种幸福的说法。但在晴雯和袭人,却正是她们还未完全泯灭的独立个性和思想,让她们意识到自己是在出演悲剧却又无力出离悲剧,也许这才是更深重的悲剧。晴雯与袭人作为宝玉身边举足轻重的丫鬟,可谓一刚一“柔”,互相补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她们的身上正体现了黛玉和宝钗两种不同的性格和价值取向,可以说她们本就是钗黛的影射。黛玉给人的感觉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总是一任自然地表现着自己的性灵,而宝钗则是积极而务实的,她在有计划地适应社会法则。如果仅就一种抽象的价值而言,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两人的这种不同却注定了各自不同的结局。环境容纳了迎合时代的宝钗,而扼杀了违反现实的黛玉。但是,在同样有着诗意化倾向的宝玉的心目中,却自然而然地接受了黛玉,把宝钗放在了第二位。而作为她们两人影子的晴雯与袭人,也宿命般地走入了似乎是早已为她们预设好的悲剧角色中。晴雯,虽然没有像黛玉那样会做诗,有才情(文才),却也是个非常有灵性的女孩子。她任情任性,充满反奴性色彩,又有一手绝活,是黛玉形象的延伸。晴雯虽然是“奴才的奴才”,地位低下,而且也会和别的丫鬟一样赌钱,也会对人说话看高低,但是她始终有着自己的一套是非标准。她觉得她天生并不比人家低什么,她敢说、敢哭、敢笑、敢闹,始终保持着一颗率性自然的童心。比如,第二十六回中,当她和碧痕二人拌了嘴,正没好气,对来看宝玉的宝钗背地里发牢骚,又转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黛玉撒气,“使性子说道:‘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进人来呢!’”这言行粗看有点跋扈,但细想一下,何尝不能说成是晴雯率性的一种表现呢,她自己不高兴,便真实地表露出来,才不管人家高不高兴呢。这一点,与黛玉的爱耍小脾气又是多么相像。晴雯撕扇,同样也是她率性的表现。玫瑰露事件,也只有她敢点破真相,“太太那边的露,再无别人,分明是彩云偷了给环哥儿去了,你们可瞎乱说。”还有第七十四回中王善保家的搜园时,晴雯“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来。”从这些细节中,均可见晴雯率性自然的真性情流露。当然,形成她这种性格,与宝玉有很大关系,如果没有宝玉的欣赏与默许,晴雯是绝不敢如此放肆的,那么大观园中也将少了一位灵秀的女孩子了。晴雯的率性性格中最突出的是反奴性。她的反奴性一方面表现为虽身为奴才却要维护做人的尊严,反对别人奴视自己。关于这点,前人已做过很多描述,在这里就不赘述了。我只想谈谈她反奴性的另一方面表现——反对别人的奴性。晴雯不允许自己有奴性,对她周围的姐妹们所表现出来的奴性更是极为不齿的。她最看不惯的便是奴性婢态最重的袭人,老是借机挖苦,冷嘲热讽,毫不留情,甚至连与宝玉偷试云雨之事也给抖露出来。晴雯对“位高”的袭人如此,对其他人更不用说。当小红因受到凤姐赏识,有点洋洋自得时,晴雯噼里啪啦一顿抢白,“有本事从今儿出了这院子,长长远远的在高枝上才算好呢!”对小红那种奔走钻营的奴才相加以鄙视与唾弃,锋芒毕露。同样,在秋纹以夸耀的语调卖弄得了王夫人两件赏衣时,她便立即指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把好的给他,剩下的才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气!”真是好厉害一张嘴,心直口快,遇到不平等待遇,便敢于吐出心中的不平,同时又尖锐地讽刺那些哈巴狗,为其感到可耻。晴雯反对别人奴性的性格特征在责罚坠儿事件中尤为明显。当她得知坠儿偷镯子之事后,边拿丈青乱戳坠儿的手,边骂道:“要这爪子做什么?拈不动针,拿不动线,只会偷嘴吃!眼皮子又浅,爪子又轻,打嘴现世的,不如戳烂了!”晴雯真如平儿所说的是块“爆炭”,眼里揉不进一粒沙,她是带着“怒其不争”的心情来责罚坠儿的,在她看来,作为一个奴婢,虽地位下贱,但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人穷志不穷。在她的意识中,大概是知道自己是下人,就要安于本份地去作下人,但这下人并非是“下流的人”,而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自尊自爱。这样,晴雯一连串“虽身为奴才而常常忘掉自己是奴才”的言行就得到了解释。从晴雯反奴性性格中表现出来的“心比天高”的特点,与黛玉的“质本洁来还洁去”是何等的相似。晴雯虽没有黛玉的诗才,但却也有她特有的才情。晴雯补裘,就可见一斑了。晴雯和黛玉有着这么多地方相通相融,所以将她说成是黛玉的影子,一点也不为过。她和黛玉一样生活在诗的世界里,脱离现实,把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