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书名言读书名言合集97条足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作者:书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书名言97条,供各位参考。1、与其积攒满箱子的金银,不如积攒满肚子的学问。2、学习是人的天职,创新是人的使命。3、学而不已,阖棺乃止。——西汉学者韩婴《韩诗外传》4、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姚合《别贾岛》5、书籍,对广大读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给读者提供什么样的东西,把读者往哪里引导,培养青年人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一切有社会责任感、有良心的作者和编者都应该慎之又慎的。——李明三6、我读书的兴趣比较宽广,从文艺作品到哲学著作,从轶闻笔记到历史考证,只要能引起我的兴趣,我都读。古人说"开卷有益",我认为是有道理的。写给儿童看的娃娃书,也会给我很大启发。——蒋孔阳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杜甫这里所说的"破"字过去有许多解释。是否也可以这样说,读了书,还得能破进去,把读到的道理变成自己立身处世的实际行动呢?高尚的人品与隽永的文格融而为一,就真神了。达到这步极不容易,却是值得我们每个多少有良知的人尽最大努力去争取的。8、我自从此次住馆读书以后,深信人要有两个老师,一为活老师,二为死老师即图书;活老师固然可贵,而死老师的可贵又超过活老师,活老师也是从死老师来的,死老师是"太上老师",图书馆是"太上研究院"。——蔡尚思9、我认为,旧书看得越古越好,比如多看些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这对写文章是有好处的。就像你们做编辑记者的,要有好功底,就要多看些书。——冰。心10、能读不能行,所谓两足书厨。——申居陨11、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金缨12、寂寂寥寥扬子居,岁岁年年一床书。——卢照邻13、译书必须多读书,以增加知识,学习别人的笔法和翻译经验。同时翻译家自己也应当要勤于写作,练练笔头。特别是译诗者应当自己也勤于写诗。如果自己不会写诗,译诗的韵味就会较差。读中国旧体诗词对译诗有帮助,但应当把一些陈词滥调加以作用,不宜照搬。因为翻译外国诗应使用现代汉语,不能泥古不化,但话太白又缺少文采,故译诗有很多困难。——钱春绮14、有知识不会运用,就如同耕耘了却不播种。15、一字绕龙蛇,书法不儿戏。16、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17、凡读书需识货,方不错用功夫——清·陆世仪18、读书可启发心灵,就像运动有助身体健康。——[英]斯帝勒19、不怕吃苦,终可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徐广越2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钱泳《履园丛话·读万卷书》21、为学贵如疑,知疑贵问师。——书摘2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23、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作者:(明)郑心材24、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作者:(战国)吕不韦25、书籍备而不读,等于废纸。——谚语26、实际上,没有一种社会形态能够阻止社会所支配的劳动时间以这处或那种方式调整生产。作者:马克思27、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作者:(宋)朱熹28、好学则老而不衰,可免好得之患。29、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30、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同时也不能有什么鉴别力。——[俄]赫尔岑31、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俄]普希金32、不读书就没有真正的学问,没有也不可能有欣赏能力、文采和广博的学识。——[英]赫尔岑33、身边永远要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34、读书,确为人生一大乐事。它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滋润干涸的心灵;它又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造就高雅的品味。充满书香的人生旅途上,浮躁的心在书本中渐趋平静,贫乏的脑海因书籍而饱满,寂寞和孤独在书海中荡然无存,平凡的生活只因书香而美丽。35、举一而反闻一而知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36、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37、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佚名38、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菲尔丁39、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托·卡莱尔40、书籍是少年的食物,它使老年人快乐,也是繁荣的装饰和危难的避难所,慰人心灵。在41、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罗曼·罗兰42、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43、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44、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就能创造出更美好的奇迹。——吴群45、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佚名4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