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暑假练习试题及答案优质 完整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3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暑假练习试题及答案优质 完整版.pdf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暑假练习试题及答案优质完整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暑假练习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今天的天气真是瞬息万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现在就乌云密布了。B.听了老师的讲解,我恍然大悟,原来这道题这么简单。C.这位歌手在舞台上挥洒自如,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D.小明上课时总是心猿意马,不能专心听讲。答案:D解析:A项“瞬息万变”形容变化非常快;B项“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C项“挥洒自如”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D项“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猿猴跳、马奔跑一样难以控制,多指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与句意不符。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班通过并讨论了这次春游活动的计划。B.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C.春天的杭州是个美丽的季节。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答案:D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为“讨论并通过”;B项两面对一面,应在“正常发挥”前加“能否”;C项搭配不当,应将“春天的杭州”改为“杭州的春天”。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五一”假期去哪儿玩呢?妈妈建议去动物园,爸爸建议去游乐园。B.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唱歌和做手工的时候,我都喜欢静静地坐着。C.老师说:“同学们,请带好:笔记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D.爷爷常常回忆起过去有趣的往事。答案:A解析:B项中“唱歌”和“做手工”为并列关系,中间应使用顿号;C项中“说”后面是具体说的内容,应使用冒号;D项中“过去”和“往事”重复,应删去“过去”。4.下列关于课文《草船借箭》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课文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B.课文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的。C.课文写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智过人。D.课文主要写的是周瑜和诸葛亮斗智,周瑜赢了诸葛亮。答案:D解析:《草船借箭》主要写的是周瑜和诸葛亮斗智,周瑜想要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神机妙算,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5.下列关于汉字书写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鼎”字共有12画,第六笔是“丨”。B.“凸”字的笔顺是:先写中间的“丨”,再写两边的部分。C.“凹”字和“凸”字的笔画数相同。D.“鼎”字是象形字,它的甲骨文字形像古代的一种煮食物的器物。答案:C解析:“凹”字共有8画,而“凸”字共有5画,所以两者笔画数不同。A、B、D项的说法均正确。二、多选题(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含有比喻义的有()。(4分)A.守株待兔B.乘风破浪C.囫囵吞枣D.掩耳盗铃答案:AC解析:A项“守株待兔”原意是守着树桩等待兔子撞上来,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含有比喻义。B项“乘风破浪”指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形容不畏艰险,奋勇向前。这里并没有使用比喻手法,而是直接描述行为。C项“囫囵吞枣”原意是把整个枣儿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含有比喻义。D项“掩耳盗铃”原意是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这里虽然用了“掩耳”这一动作来形象地表达自欺欺人的状态,但并非使用比喻手法,而是直接描述行为。2.下列句子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有()。(4分)A.春风像母亲的手一样温柔。B.难道你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吗?C.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D.小红的书包是红色的。答案:AC解析:A项“春风像母亲的手一样温柔”中,将“春风”比作“母亲的手”,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项“难道你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吗?”是一个反问句,虽然形式上是疑问,但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并不属于修辞手法。C项“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教室的安静。D项“小红的书包是红色的”是一个简单的陈述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三、判断题(每题3分)1.【题目】“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出自《论语·泰伯》,意思是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感。(3分)【答案】正确2.【题目】“鲁肃”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他在小说中是以足智多谋、忠贞不渝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