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时-中国古代史考点一-分封制商鞅变法教案1.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2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考历史复习-时-中国古代史考点一-分封制商鞅变法教案1.doc

中考历史复习-时-中国古代史考点一-分封制商鞅变法教案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分封制、商鞅变法课题分封制、商鞅变法主备主核初三备课组使用者课型复习使用日期课时2.22第1课时教学目标:掌握西周分封制,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教学难点:西周分封制,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教学过程以史料引人西周的分封制:一.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西周初年)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荀子·儒效》注:古代的“封建”,政治名词,分封土地,建立国家。西周的统治区比商朝更大。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去建立封国。这一制度历史上称为分封制。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71个封国,重要的有鲁、齐、燕、晋、宋等。封国的统治者为国君(一般称为诸侯)。二.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诸侯的权利和义务周王授予国君统治和管理所辖区域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国君必须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典礼仪式,贡献珠宝和特产,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不承担这些义务的,将受到惩罚。使用补充学生翻译古文,了解分封的目的两句话的含义:天子的权力高于一切记忆检查商鞅变法一)商鞅其人其事.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卫国人;.战国时期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又称卫鞅、公孙鞅。.典故:徙木立信、商鞅变法、作法自毙、五马分尸。商鞅变法变法的背景是什么?1、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秦国相对落后,遭到他国鄙视,落后就要挨打。秦孝公上台,决心改革内政,变法图强,富国强兵。变法的内容1、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私人土地所有权,按土地多寡来征税。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可免除徭役(统治者强制人民进行的无偿劳动)禁止弃农经商3、奖励军功。20等爵位,不论出身,按战功授爵;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爵位和享受特权。4.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全国设立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5、严明法令。公布法律,编制户口,实行连坐法,使百姓相互监督。记一记1、商鞅变法时间:2、主要内容:①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私人土地所有制。②重农抑商。③奖励军功。④迁都咸阳,推行县制。⑤严明法令。3、意义:①通过变法,秦国的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②秦军的战斗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变法的大背景:各国都在变法,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检查方法:获得爵位是哪一条?危害贵族利益的什么?(2012·湖北随州)“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演艺了春秋战国的纷争。诸侯国的出现,源于()A.世袭制B.郡县制C.禅让制D.分封制2、◆(2012·广东汕头)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A.封建制的法规B.禅让制的规则C.世袭制的传统D.分封制的义务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学生互相检查背诵3、◆(2012·江苏泰州)“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的政治制度是西周的()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4、◆(2012·山东聊城)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的()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5、◆(2012·江苏连云港).“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其中“制”指()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课后追记以史料为基础,引出相关的历史基础知识,做到有史有据。通过学生的分析,合作探究,检查背诵等多种方法,反复检查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一课一检查,一课一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