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节东南亚(对应学生用书)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岛的气候类型属于气候,受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类型)雨。(2)A岛夏季,南半球的风越过赤道,随后受力的影响,偏转成风。(3)B地是(国家),是海峡沿岸最大的港口。答案:(1)热带雨林赤道低对流(2)东南信地转偏向西南(3)新加坡马六甲2.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2)图3为图1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及岛屿轮廓可确定该岛国为新加坡,再结合新加坡的地理环境特点和文字材料进行分析。新加坡地处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为终年高温多雨。但由于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河流短小,难以储存淡水,再加上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需水量大,造成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第(2)题,要抓住水坝对淡水的拦蓄作用和对海水的阻挡作用进行分析,即可得出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第(3)题,关于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组织答案。答案:(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2)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与海水相混。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3)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对应学生用书第179~180页)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3~5题。3.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4.下列关于图中丙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B.夏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C.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D.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5.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是()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⑤⑥解析:3.B4.A5.B第3题,图中河流为澜沧江—湄公河,甲乙河段在横断山区高山峡谷地带,受高山束缚、流域范围狭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是该段河流特征的表现。第4题,丙位于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纬度低而气温年较差小;受冬夏季风影响大而降水的季节变化明显。该地纬度位置低,少寒潮灾害。第5题,该区域为典型的水稻种植业区,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有两方面:人多地少的背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要求种植单产高的作物;而水稻种植需要丰富的劳动力和较好的种植经验。东南亚历史悠久,人口稠密而劳动力数量多,种植经验丰富,单产高,可满足当地居民对粮食的需求。6.“新马泰”已成为国际旅游热线之一,在“新马泰”看不到的旅游景观是()A.吴哥窟B.橡胶树C.热带雨林景观D.热带季雨林景观解析:A吴哥窟为柬埔寨的著名旅游景观。7.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共穿越国家()A.8个B.7个C.6个D.5个解析:C湄公河自上向下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6个国家。(2011年高考模拟优化卷)根据越南计划投资部的数据统计,从1988年至2010年7月末,中国在越南直接投资项目743个,注册直接投资金额约32亿美元。右图为世界主要国家(地区)近20多年来对越投资总额(单位:亿美元)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8.图示国家或地区对越南投资主要是因为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