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队列训练教案(多篇)[前言]队列训练教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队列训练教案篇一一、活动目的:经过训练,使学生强化组织纪律观念和团体主义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二、组织机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特检教官领队、主管德育副校长为副组长的队列训练领导小组,全体行政、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品德组组长为领导小组成员。组长:张惠坤副组长:孙建伟李崇成员:黄文珍孙玉超何友枢邱志强何纯翠翁宏国简敏李敏程晓勇三、参与队列训练组织指导的相关人员:1、各班正、副班主任。2、任该年级体育课的教师。要求如下:1、班主任教师每一天训练要求到位,认真组织好学生,将学生移交给负责本班训练的特检教官,不允许学生无故缺席、迟到、早退。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当天军训结束后同样进行交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作简单小结。填写《出勤及安全情景登记表》。2、体育教师要预先制定方案,安排好各班出队、归队路线以及各班位置,协助教官操练。3、训练时有该班课的教师要到场协助。4、各年级主管行政要参加到蹲点年级协助训练。5、全校师生要高度重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训练中;参训学生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认真体会动作要领,熟练掌握训练资料。四、具体安排:1、特检部队每班派出2名教官,共40名。2、全校除一年级体育课外,其余年级午时体育课暂停(由语、数、英教师上课或在室内上体育课),以免影响训练。3、上午体育课照常。五、训练时间、资料:第四周(9月19号——9月23号)每一天午时2:30—4:05。周一、周二(19号、20号)午时三、四年级(共8个班)。周三(21号)午时二年级(共4个班)。周四、周五(22号、23号)午时2:30—4:40五、六年级(共8个班)。训练场地:学校操场,由体育组负责安排。训练资料:1、立正——稍息——向右看齐——向前看2、向左、右、后转3、原地踏步走——立定。齐步走——立定。齐步走——转弯。4、以中间同学为基准呈体操队型散开——靠拢5、坐下——起立6、五、六年级要学正步走。7、按早操出队要求进入早操场地,每一天训练开始、结束都要唱一首爱国歌曲。队列训练教案篇二队列训练流程整理着装→整齐、报数→立正稍息→跨立→停止间转法→行进与挺直→蹲下、起立队列训练要领1、整理着装动作要领:当听到“整理着装”的口令后,双手从帽子开始,自上而下,将着装整理好,必要时,也能够相互整理。整理完毕,自行稍息,听到“停”的口令,恢复立正姿势。2、整齐、报数整齐动作要领:当听到“向右(左)看齐”的口令后,基准兵不动,其他人员向右转头,眼睛看右(左)邻人员腮部,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兵,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视到本人的右第三人为度。后列人员,先向前对正,后向右(左)看齐,听到“向前——看”的口令,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报数动作要领:当听到“报数”的口令后,横队从右至左以短促洪亮的声音转头报数,最终一名不转头。3、立正稍息立正动作要领:当听到“立正”的口令后,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两眼向前平视。军训完整队列训练教案稍息动作要领:当听到“稍息”口令后,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坚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稍息过久,可自行换脚。4、跨立动作要领:当听到“跨立”的口令后,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上体坚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5、停止间转法动作要领:当听到“右(左)(下同)”的口令后,以右脚跟为轴,右脚跟和左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协调一致向右转90度,体重落在右脚,左脚取捷径靠拢右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拢时,两脚挺直,上体坚持立正姿势。向后转时,按向右转的要领向后转180度。6、行进与挺直齐步与立定动作要领:当听到“齐步--走”的口令后,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放衣扣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当听到“立--定”口令后,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跑步与立定动作要领: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与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关节)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