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认识负数教学设计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负数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认识负数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课本第1-3页的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1-6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负数,能认、读、写负数。学会用正数、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量的过程,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相继发展的符号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介绍古代中国对负数的认识和使用情况,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对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现实生活中认识负数的意义。教学难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能够比较0、正数、负数的大小。教具准备:温度计、图片教学过程:一、巧设问题,感知引入—引出负数1、热身游戏《截然相反》。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语言,说一句相反的话。比如:上—下,向前走2步—向后退2步,存入300元—取出300元等等。2、在春节去爷爷家拜年时,爷爷给小明100元压岁钱,但在回家后,小明将这100元钱捐给了希望工程。你能帮小明做一下压钱的账目记录吗?(引出正、负数数学史话)二、体验内化,探究新知—认识负数1、放映中央电视台某日的.天气预报,观察上海、北京的气温图,掌握正负数的读法、写法。小结:零上5摄氏度记作:+5℃零下5摄氏度记作:-5℃。“+5”读作正五,是一个正数,+5也可以写作5;“-5”读作负五,是一个负数。人们是利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温度的呢(介绍温度计)?并让学生拨出上海5°c和北京-5°c,也就是零下5°c。小结:(1)要在温度计上表示温度,首先要确定0°c的位置。(2)温度中,0°c是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3)0是正负数的分界线,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应用负数电梯中的正、负数:去五楼开会和到地下二楼,应各按那些键?海拔中的正、负数:(因为学生对海拔并不熟悉,所以先利用课件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海平面,什么是海拔高度等)让学生知道高于海平面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用负数表示。存折中的正、负数:让学生解释存折中的一些信息,并加以拓展练习,提出存折上还有多少钱这一问题。四、课堂总结,知识延伸—拓展负数1、通过学习,你有那些收获?2、在日程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负数?以《生活中的负数》为题写一篇日记。五、板书设计温度:零上5摄氏度记作:+5℃零下5摄氏度记作:-5℃。“+5”读作正五,是一个正数,+5也可以写作5;“-5”读作负五,是一个负数。海拔:海平面以上用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下用负数表示认识负数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和意义,认识负数,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法,知道正负数和0的关系。会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联想、猜测、推理等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能力。3、让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观察比较法、小组合作法、归纳概括法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初步认识。1、从温度中相反量的表示方法了解正、负数。(1)情境引入。谈话:同学们平时看电视吗?请看屏幕(播放新闻联播片头)这熟悉的音乐和画面告诉大家,即将播出的电视节目是?老师从这个节目中收集到了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信息,并用温度计表示出来了(如下)(2)观察汇报:仔细观察这些温度计,你知道了什么?(上海是零上4℃,南京0℃,北京零下4℃)(3)比较,产生冲突。引导学生任选两个城市的温度做比较。当有比较上海和北京时,师故作狐疑:北京和上海的温度不一样吗?让学生再次强调,一个是零上4摄氏度,一个是零下4摄氏度。质疑:你知道在数学上是怎样表示和区分这种意义相反的量?(4)认识+4和-4,学习读写法。(5)练一练,及时巩固。【说明:零上4℃和零下4℃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和区分呢?这一个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时有局限性,从而产生了学习新数的需求,在这种积极的内驱指引下,主动学习开始了】2、从海拔中相反的量的表示进一步认识正、负数。(1)介绍吐鲁番和珠穆朗玛峰,引出海拔的认识。用逐层揭示谜底的方法介绍这两个地方。珠穆朗玛峰:这是一座山峰,这是一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吐鲁番盆地:这是一个盆地,这是全国陆地海拔最低的地方,因为海拔的原因,这儿一天当中的温差特别大,所以那儿的哈密瓜特别甜……(一直揭示到学生能猜出答案为止)联系课件中的图,采用闪烁虚线的效果让学生认识海拔。(2)用数学的方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