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重阳节的古诗有关重阳节的古诗通用8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重阳节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有关重阳节的古诗113、九日(明)文森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14、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15、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唐】白行简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16、重阳日有作【唐】杜荀鹤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偷撏白发真堪笑,牢锁黄金实可哀。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17、重阳【唐】高适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18、重阳日酬李观【唐】皇甫冉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愁看日晚良辰过,步步行寻陶令家。19、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唐】李嘉佑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20、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唐】李群玉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21、重阳日即事【唐】李适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22、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唐】李适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23、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唐】李益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李益]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广宣]24、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唐】李郢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九日登山【唐】李白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2.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3.九日悲秋不到心。——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4.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5.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6.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7.少年自负凌云笔。——刘克庄《贺新郎·九日》8.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9.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10.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11.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12.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13.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平乐·孤花片叶》15.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16.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17.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白《九日龙山饮》18.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22.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23.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苏洵《九日和韩魏公》24.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25.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26.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赵时春《原州九日》27.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28.绿杯红袖趁重阳。——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29.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30.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