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固相法制备极性化聚丙烯的研究的中期报告中期报告:一、实验目的1.利用固相法制备极性化聚丙烯样品;2.通过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样品的热稳定性、晶化度和化学结构等性质进行研究和分析。二、实验方法和流程1.实验条件本实验所用的原料为聚丙烯(PP)、钠乙烯基磺酸(NaSS)和二氧化硅(SiO2)。聚丙烯的分子量为50000~70000,钠乙烯基磺酸和二氧化硅均为分析纯。2.实验步骤制备极性化聚丙烯的流程如下:(1)将聚丙烯、钠乙烯基磺酸和二氧化硅按2:1: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制备聚丙烯/NaSS/SiO2复合物;(2)将复合物放入石英管中,进行热处理,升温速率为10℃/min,温度范围为200℃~250℃,在氮气气氛下保温1h,得到极性化聚丙烯样品;(3)对样品进行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红外光谱等性质测试和分析。三、实验结果和分析1.热重分析极性化聚丙烯样品的热重分析曲线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样品在200℃左右失重约5%,200℃~250℃温度范围内失重约20%。这可能是由于复合物中的NaSS和SiO2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分解导致的。图1极性化聚丙烯样品的热重分析曲线2.差示扫描量热法极性化聚丙烯样品的差示扫描量热法曲线如图2所示。由于复合物中加入了NaSS和SiO2,形成了一定的极性结构,因此极性化聚丙烯的晶化度相对于未被极性化的聚丙烯有所提高。图中可以看出,极性化聚丙烯的熔融峰点分别为153.6℃和159.9℃,峰之间存在一定的峰谷。图2极性化聚丙烯样品的差示扫描量热法曲线3.红外光谱极性化聚丙烯样品的红外光谱图如图3所示。在样品中可以看出有2617cm-1的对应声波振动吸收峰以及1400cm-1和1072cm-1的对应C-O和C-S伸缩振动吸收峰,这些振动吸收峰表明了NaSS与聚丙烯间形成了极性结构。而2900cm-1和2930cm-1的对应C-H伸缩振动吸收峰则是由聚丙烯分子本身引起的。图3极性化聚丙烯样品的红外光谱图四、结论通过固相法制备的极性化聚丙烯样品,具有一定的化学结构变化,其中加入的NaSS和SiO2形成了一定的极性结构,使得样品的晶化度相对提高。但样品在热稳定性上有所下降。实验中还发现,样品的振动谱能够反映出样品的化学结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