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培训题(精品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培训题(精品多篇).docx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培训题(精品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培训题(精品多篇)[导语]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培训题(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填空(10题篇一1、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奥赛罗》和《麦克白》。2、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顶峰之作的长篇小说是《》。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贯穿全篇的意向是。4、古代的所谓“四声”包括平。上。去。种声调。5、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学形式叫“铭”。刻在牌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6、李白的诗风雄奇飘逸,杜甫的诗风。7、孟浩然,襄阳人。唐代第一个大量写诗的人,与齐名,世称“王孟”。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结为《孟襄阳集》。8、宋代词人中,最先大量写作慢词的作家是。9、“高山流水遇知音”讲述的是春秋时期发生在钟子期,和两人之间的动人故事。10、“祥林嫂”是鲁迅的小说《》里的人物。答案:1、哈姆莱特2、红楼梦3、月4、入5、墓志铭6、沉郁顿挫7、山水田园王维8、柳永9、俞伯牙10、祝福单选题(25题篇二1、“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A.科学B.道学C.法学D.儒学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哪本书籍?A.《孟子》B《论语》C《师说》D《墨子》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里的“庠序”指的是()A.官府B.学校C.家庭D.社会4、“学而优则仕”概括了()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5、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其中”礼”指的是()A.礼貌B.道理C.礼节D.礼尚往来6、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A.《论语》B.《师说》C.《学记》D.《孟子》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A.《论语》B.《学记》C.《四书集注》D.《孟子》8、“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一句出自()A.《论语》B.《师说》C.《学记》D.《孟子》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出自()A.《学记》B.《论语》C.五经四书D.《说文解字》10、《学记》是()四十九篇中的一篇。A.《大学》B.《论语》C.《礼记》D.《中庸》11、下列语句,哪一句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A.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B.博学于文,约之以礼。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D.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思想出自()A.《学记》B.《论语》C.《四书集注》D.《孟子》13、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个回答体现出孔子()的治国思想。A.取信于民B.为政以德C.讲究礼节D.因材施教14、()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的。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D.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5、孔子招收的学生有出身平民的颜回。子路。曾参。原宪。仲弓等,也有贵族家庭出生的孟懿子。南宫敬叔。司马牛等,还有商人出生的子贡和“大盗”出生的颜涿聚。这反映了孔子提倡一种()的教学原则。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启发诱导D.有教无类16、只知晓歌曲而不知晓乐的是()A.官府B.老百姓C.君子D.以上皆对17、《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个观点的就是()A.博学于文B.开而弗达C.强而弗抑D.导而弗牵18、王守仁的籍贯是()A.广东B.河南C.浙江人D.福建人19、“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的正确解释是()A.每个人都爱孩子,很少不能做到平等对待,从古到今,这种弊病一直都很多。B.人们爱孩子,很少能做到平等对待,从古到今这种弊病一直都很多。C.每个人都爱孩子,很少能做到平等对待,从古到今,这种弊病一直都不多。D.人们都一样爱孩子,从古到今,这种弊病不多见。20、黄宗羲是()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A明朝B清朝C明末清初D元末明初21、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A.草书B.行书C.楷书D.隶书22、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