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一号文件精神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docx
上传人:一只****ng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深刻领会一号文件精神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docx

深刻领会一号文件精神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深刻领会一号文件精神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新阶段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确定为农民增收,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需要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愿望,有着明显的政策导向性。文件明确了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要求,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措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指导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尽快地把思想统一到“一号文件”精神上来,用新的思路来做好农民增收这篇大文章。我县是农业大县,80万农民居住在农村,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致富步伐,始终是全县工作的重点,更是我们农业部门的主要工作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审视总结过去抓农业、农村工作的思路和措施,我们越加感到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符合我国“三农”问题的实际,对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使农民群众真正得到更多实惠,把党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做好农民增收这篇大文章。一、加快农民增收,要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根本指针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22条政策措施,触及农民增收诸多深层次问题,“含金量”很高,是做好农民增收这篇大文章的根本指针。主要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用“一号文件”指导农民增收,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前些年,由于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采取行政指令、分解种植指标、催耕催种催养等方式,干预过多,引起了群众的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不但调整难以顺利推进,而且对社会稳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近年来,我县农民收入之所以大幅增长,关键在于尊重了群众意愿和激发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更重要的是找准了一条既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满足市场需求,又能发挥资源优势和农民积极性的产业路子。事实证明,我县把大力发展“五大产业工程”作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是十分正确的。二是必须坚持“五大产业工程”统筹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三化”(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近年来,我县农村经济发展虽然一直保持着4%以上的增长,但城乡二元结构(粮、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城乡发展不协调的背后,实质是农民增收的问题,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单靠农业拉动农民增收,已很难从根本上奏效。农民增收,必须着眼于做大文章,要统筹整合农业和农农民办的企业最适合农民素质,更能有效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要加快发展乡镇企业,拓展就业容量。乡镇企业作为农民的一个伟大创造,为推进工业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今后仍将对扩大农民就业发挥重要的作用。要适应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围绕我县五金铸造、汽摩配件、建筑建材、旅游产品等优势主导产业,引导乡镇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体制创新,提升产品档次,提高发展水平;要支持一批“明星企业”、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加快发展,逐步使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向小城镇集中,推进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及服务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民创造新的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要采取有效激励措施,为农村私营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企业创造平等有利的发展环境,鼓励农村专业大户、农村能人创办、领办乡村集体企业,以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第三,把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一项大战略、大产业来抓。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进城务工农民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要求保障进城农民的合法权益,这必将推动掀起民工进城务工新高潮。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企业化运作”,加强对农民工的技术培训,进一步做大劳务经济。我县要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以大邮路为重点,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家乐及观光农业,提升现有农业园区及农家乐档次,促使吃、住、行、游、购、娱结合,使更多农民能从事农产品加工、运销和旅游服务。今年,实现新增劳务输出1.2万人,务工人员达到18.7万人。三、加快农民增收,要把加快农业产业化、县域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作为根本出路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有发达的农业,而没有“农民”和“农村”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要减少农民,用现代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把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结合起来,整体推进。从我县近年来的实践看,实现“三化”结合,就是要大力发展园区经济。近年来,我们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推进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和发展平台,坚持统一规划,整体开发,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