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老人与海鸥教案关于老人与海鸥教案锦集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老人与海鸥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老人与海鸥教案篇1【设计理念】以读为主,读写结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教学重点、难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教学准备】1、了解海鸥的相关科普知识,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学习重点是什么?二、导入新课今天我学习新课《老人与海鸥》。(板书课题,读题质疑。)快速将阅读,思考:课文讲了老人与海鸥的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文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老人与海鸥的关系?(亲人)2、出示句子:“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样。”对比:“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对海鸥就像亲人样。”3、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给这两部分加小标题。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感受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1、认真再读课文(1~13段),从哪些语句中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画一画,并做上批注。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⑴“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①介绍老人的故事。②指导抓住关键词“褪色的”、“步行”、“只”,体会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③句子训练。⑵“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①抓住关键词“退开一步”、“应声而来”“有声有色”“扫”理解老人与海鸥的默契。②从“有声有色的乐谱”中,你听出了什么?③感情朗读。④写法指导:抓住动作进行细节描写,注意人与动物互动的场景表现。⑶(10~11段)“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①抓住关键词“生动”、“小模样”,标点“……”体会老人与海鸥的情感。②感情朗读,③写法指导:抓住表情、语言进行描写。五、小结吴庆恒老人,十年如一日,一到冬天,就来这喂海鸥,与海鸥就像亲人一样。让我们把这种真情读出来!感情朗读:“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样。”六、小练笔课文第3自然段,描写了吴庆恒老人喂海鸥,与海鸥和谐相处的感人场面,让我们拿起笔,回忆生活中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场面,仿写一段话。注意抓住细节进行描写。题目:我和_____。七、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板书设计】老人与海鸥老人关爱海鸥海鸥为老人送行老人与海鸥教案篇2一、谈话导入在与滇池一箭之遥的翠湖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冬天的早晨,车水马龙的翠湖边,徘徊着一个孤独的老人。老人的名字──吴庆恒,10余年里,他节衣缩食,用微薄的退休金喂养着向他儿女一样的海鸥们,守护着这群小精灵不受路人的伤害。揭示课题:老人与海鸥(读题)二、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在预习基础上,说说文章围绕着课题主要写了什么事?(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喂养海鸥,与海鸥结下了深厚感情;老人去世后,海鸥送别老人,不忍离去。)2、请你快速默读课文,同时理清文章的结构。出示句子: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对海鸥就像亲人一样。理解,读。三、引导学生学习第1至13自然段,通过课文中具体的描写初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从哪儿看出老人对海鸥就像亲人一样?)1、默读老人精心呵护海鸥的部分,想一想老人和海鸥之间有着怎样的感情,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做一做简要批注。2、根据学生汇报进行交流、点拨,重点学习以下内容:⑴喂海鸥:抓住描写老人动作的“放、退、撮”,描写海鸥的“应声而来、扫”,感受老人喂海鸥的动作娴熟,他们之间那种默契的配合。联系上下文想象重点句描写的画面,感受到作者的比喻是恰当、形象的。练习朗读。(出示课件)边读边想象翠湖边这道美丽的风景,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这份真挚的感情。鼓励学生把这句话背诵下来。⑵唤海鸥:①学生可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这部分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②指名朗读4至9自然段。③三个人为一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这部分,老师在行间中听听哪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