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颅脑正常CT解剖脑室、蛛网膜下腔:(一)脑室系统包括侧脑室、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和第四脑室。第五、六脑室为解剖变异。1、侧脑室:左右各一,分前部、体部、三角区、下角和后角五部分。2、第三脑室:为间脑结构包围,呈左右窄而前后较长的纵行裂隙,长约4cm,宽约0.5cm。3、第四脑室:第四脑室位于后颅窝,腹侧为桥脑和延髓,背侧为小脑,上接中脑导水管,下延续延髓中央管。(二)蛛网膜下腔脑蛛网膜在脑沟、脑裂处与软脑膜之间形成宽窄不一的蛛网膜下间隙,内含脑脊液。某些部位局部宽大称为脑池。主要有:鞍上池、环池、四叠体池、外侧裂池、大脑纵裂池、桥池等。CT图像上均显示为低密度影(脑脊液密度)。六、脑质:分皮质与髓质,两者CT值相差为7.0±1.3Hu,在青少年为5.0±0.6Hu,皮质高于髓质,因此在CT图像上可以分辨。1、脑叶:分额叶、颞叶、枕叶、顶叶,脑叶之间虽无明确分界,但根据颅盖骨及脑室、脑池等结构,CT上能对病灶准确定位2、大脑基底节及其周围结构:基底节为大脑半球内灰质核团,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核。豆状核外侧为壳,内侧为苍白球,豆状核内界为内囊,外界为外囊。豆状核外侧依次为外囊、屏状核、岛叶。内囊与外囊在传统上均显示为低密度,容易辨认。3、丘脑:丘脑为一大卵圆核团,外侧为内囊后肢,内侧为三脑室,上方为侧脑室体部。4、胼胝体:为连接两侧半球的纤维束,分压部、体部和膝部。5、半卵圆中心:位于胼胝体水平之上大脑皮质下的髓质,呈半卵圆形,CT为髓质密度6、脑干结构:包括中脑、桥脑和延髓,上接间脑,下续脊髓,后借小脑上、中、下脚与小脑相连。7、小脑:位于桥脑和延髓后方,借小脑幕与枕叶相隔。两侧为小脑半球,正中部为小脑蚓部.七、脑的血液循环:(二)脑静脉大脑半球静脉分深、浅静脉两组。浅静脉:收集大脑皮质及白质浅层的静脉血。主要有大脑上静脉、大脑中静脉、大脑下静脉。深静脉:收集丘脑、纹状体、内囊及胼胝体的静脉血,汇成丘纹静脉,在室间孔处与透明隔静脉汇合成大脑大静脉(Galen静脉),最后汇入直窦。八、正常颅内钙化:年青时即可出现,随着年龄增长,出现频率也增加。常见的有松果体与缰联合钙化、侧脑室内脉络丛钙化、苍白球与尾状核钙化、大脑镰与小脑天幕钙化、小脑齿状核钙化、动脉钙化等。CT表现为高密度,CT值大于80Hu,周围无水肿成都中医药大学影像教研室王江1、脑叶:分额叶、颞叶、枕叶、顶叶,脑叶之间虽无明确分界,但根据颅盖骨及脑室、脑池等结构,CT上能对病灶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