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物理1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盼易****君a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物理1月月考试题.doc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物理1月月考试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物理1月月考试题14-18题为单选,19-21题为多选14.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安培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得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B、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C、卡文迪许用扭称实验测出万有引力恒量,由此称他为第一个“测出地球质量”的人D、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安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15.若在某行星和地球上相对于各自水平地面附近相同的高度处、以相同的速率平抛一物体,它们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之比为。已知该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7倍,地球的半径为R,由此可知,该行星的半径为()A.B.C.D.16.一带正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经B、C运动到D点,其v-t图象如图7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处的电场强度一定小于B处的电场强度B.粒子在A处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B处的电势能C.CD间各点电场强度和电势都为零D.AB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CB两点间的电势差17.如图所示,虚线a、b、c是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相邻等势线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实线为一α粒子(重力不计)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A.a、b、c三条等势线中,a的电势最高B.电子在P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Q点具有的电势能小C.β粒子在P点的加速度比Q点的加速度大D.α粒子一定是从P点向Q点运动18.如图所示,一物体m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从底端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力F做功为60J,此后撤出力F,物体又经过时间t回到出发点,若以地面为零势能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回到出发点的动能为60JB.恒力F=2mgsinθC.撤出力F时,物体的重力势能是45JD.动能与势能相等的时刻一定出现在撤去力F之后19.如图甲所示,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轻弹簧上方且离地高度为h1的A点由静止释放,小物块下落过程中的动能Ek随离地高度h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h2~h1段图线为直线。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当小物块离地高度为h2时,小物块的加速度为gB.当小物块离地高度为h3时,小物块的动能最大,此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状态C.小物块从离地高度为h2处下落到离地高度为h3处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mg(h2-h3)D.小物块从离地高度为h1处下落到离地高度为h4处的过程中,其减少的重力势能恰好等于弹簧增加的弹性势能20.如图所示,空间分布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E,现在电场区域内某点O处放置一负点电荷Q,并在以O点为球心的球面上选取a、b、c、d四点,其中ac连线为球的水平大圆直径,bd连线与电场方向平行.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d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电势相等B.a、c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电势相等C.若从a点抛出一带正电小球,小球可能沿a、c所在圆周作匀速圆周运动D.若从a点抛出一带负电小球,小球可能沿b、d所在圆周作匀速圆周运动21.如图所示,滑块2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并通过细绳绕过光滑定滑轮连接物块1,物块1又与一轻质弹簧连接在一起,轻质弹簧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开始时用手托住滑块2,使绳子刚好伸直处于水平位置但无张力,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d。现将滑块2从A处由静止释放,经过B处的速度最大,到达C处的速度为零,此时物块1还没有到达滑轮位置。已知滑轮与杆的水平距离为3d,AC间距离为4d,不计滑轮质量、大小及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滑块2下滑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减小B.滑块2经过B处时的加速度等于零C.物块1和滑块2的质量之比为3:2D.若滑块2质量增加一倍,其它条件不变,仍让滑块2由A处从静止滑到C处,滑块2到达C处时,物块1和滑块2的速度之比为4:522.(6分)下图是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若木板水平放置,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木板上(尚未到达滑轮处),该小组同学利用匀减速直线运动规律测木板动摩擦因数。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下所示,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①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②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m/s2,若用来计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g取10m/s2),则计算结果μ=(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3.(10分)为测定待测电阻Rx的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