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偏食”王安石那次朋友请王安石吃饭,佳肴满桌,但王安石独对那盘鹿肉感兴趣,频频伸箸,几乎是一个人把它消灭干净了。朋友后来到王安石家做客,与王安石夫人聊起,说王公太偏食,只喜欢吃鹿肉。王夫人问:这盘鹿肉摆在哪一边?那朋友说摆在王公那头,王夫人说:那就是了,下次,你请客,你把一盘芥菜放他面前,看他吃什么。王安石其实没任何偏食,只不过是哪一盘菜靠他最近,他就向这一盘菜伸筷子。如果以一次偏食,去判断王安石之爱好,准吗?宋仁宗也曾经这么判断过王安石,也错了。一天,宋仁宗突然说要请大家去钓鱼,满朝文武自然展颜开怀。王安石也随大流,跟大家来到现场,只是他似乎对宋仁宗特地安排的这次娱乐活动没一点兴趣,独自闷坐在那里,敛眉默神。王安石可能有嗑瓜子的习惯吧,他一手支颐,一手抓碟,把摆在碟子里的皇家玉豆一颗接一颗地往口里送,送豆进一颗,嘣脆咬一颗,心不在焉,把满碟豆子吃完了。远处,有一双眼睛在瞄着,那是宋仁宗。群臣都夸王安石是能臣,宋仁宗听多了,他想起用王安石,于是将王安石从地方调来中央,安排在自己身边,察其言,观其行。也许在宋仁宗看来,工作时间往往难以看出大臣的性情,而在活动中看人,比在工作中看人更靠谱,所以他组织了这次垂钓活动。而这次,宋仁宗没有看上王安石。不是因为王安石好沉思不合群,而是那碟子里的豆子蒙住了宋仁宗的眼睛。宋仁宗看着王安石吃完这一碟豆子后,作出了一个几乎可以断绝其前程的判断:王安石是百分百的奸臣。碟子里的豆子,其实只是鱼饵。宋仁宗觉得,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心事里,误吃一粒,可以理解;错嚼两粒三粒,也情有可原,但这么一碟鱼饵都被吃完了,这不是作秀吗?这不是故意装深沉吗?这次垂钓活动之后,宋仁宗把王安石晾起来了。王安石从地方带来的万言改革书,被宋仁宗高高挂起。宋仁宗看人的方式不对吗?我们都是这么看人的,三岁看老,一钱落职,相人一面定人生死,从一滴水里看太阳光辉……我们都自诩是识人大师,可以从一个细节识别他人之好坏、之忠奸。然则,世界上最复杂的,可能就是人了。指望一眼把人看准,哪那么容易?多半会把人的品质看扁了,把人的性情看反了。人生到了盖棺都难以论定,哪能一时可以论定?历史名人故事(二)陶侃励志陶侃是东晋人,在广州做官当时的广州地区,生产落后,人口不多。陶侃在那里没有多少公事可办,生活很清闲。但陶侃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他为了锻炼身体和磨练意志,就叫人将一百多块砖放在院子里。每天一早,陶侃就把砖搬运到外面去,到了晚上,又把砖搬进屋子里。天天如此,从不间断。家里人觉得奇怪,就问陶侃为什么要这样做。陶侃回答:“我将来是要报效国家做大事的,如果生活过于舒适,将来怎么能担当重任,为国家效力呢?”过了几年,陶侃终于被调回中原,被皇帝重用。陶侃回到中原以后,尽管公务繁忙,可是在广州养成的搬砖习惯一直没有放弃,以此来磨练自己的意志。他常对人说:“大禹是圣人,还十分珍惜时间。至于普通人则更应该珍惜分分秒秒,怎么能够天天玩乐?活着的时候对人没有益处,死了也不被后人记起,这是自己毁灭自己啊!”【故事启迪】陶侃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胸成大志,珍惜时间,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有所作为。年轻人不应该放弃理想,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好多愿望,这些就是生活的动力。但是,愿望的实现不是想想就能实现的,需要为之付出、为之奋斗才能实现。因此,青少年都应该珍惜时间,朝着自己的愿望努力,争取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它、拥有它。历史名人故事(三)被康熙杀掉丈夫孩子的建宁公主建宁公主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丈夫和儿子被处以极刑。似乎就在一瞬间,建宁公主成了“孤家寡人”,可这一瞬间却酝酿了好多年。金庸先生的《鹿鼎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位公主:她虽然出身高贵,是皇家的金枝玉叶,却刁蛮泼辣,还有点施虐兼受虐狂的味道;她本来可以嫁入门户相当的贵族家庭,却为爱嫁给一个娶了七个老婆的无赖混混韦小宝。她就是建宁公主,那个有些疯癫的建宁公主。历史上的她就是这样的吗?让我们走近她,为你还原那个“杯具”的建宁人生。还算快乐的童年在历史模糊的记载中,依稀能找到建宁公主一生中不多的快乐时光。建宁公主是皇太极的第14个女儿,她最开始的封号其实是和硕公主,13岁嫁给平西王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14岁时晋封为和硕长公主,16岁时被封为和硕建宁长公主,后来又改为和硕恪纯长公主。由此可见,这“建宁”并不是公主的名字,而是她的封号,而且是众多封号之中的一个。但由于“建宁”这个封号实在太出名,所以我们就沿用建宁公主好了。另外就是建宁公主不是康熙的什么妹妹,而是他的亲姑姑。建宁公主是皇太极最小的女儿,她的母亲奇垒氏来自蒙古察哈尔部。当时察哈尔部统治者林丹汗与当时还是后金的大清对峙,后来察哈尔部归入后金,建宁公主的母亲奇垒氏应该就是皇太极在接收林丹汗家眷时来到皇宫的。奇垒氏的出身并不高贵,但应该也年轻貌美,可皇太极的心里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