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x
上传人:淑然****by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x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课后篇巩固提升1.农业的出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是文明的基础。下列哪一现象属于原始农业兴起的重要标志()A.巢居的盛行B.聚落的发展C.城市的出现D.铁器的普及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村落(聚落),故B项正确;A项是狩猎、渔猎生产方式的体现;C、D两项出现在文明社会阶段。2.夏、商都城往往以宫城为中心,宫室组群沿中央轴线作对称布置,官舍、民居、作坊、道路等环绕其周围。凡是宫室建筑都建于地面土阶之上,而且没有当时一般民居的半穴居或穴居形式。这反映出当时()A.礼制观念影响城市建设B.城市布局体现皇权至上C.古代都城模式已经定型D.经济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都城的建筑布局以王宫为中心,而且在水平线上王宫全部建于地面之上,这体现出王的地位明显上升,体现了早期国家形态中的等级观念和意识,故A项正确;当时没有皇权,只有王权,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最早的王宫城市建筑,并不能代表后来的中国都城建筑模式,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都城的工程建筑等级特点,反映不出当时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D项错误。3.《盐铁论》记载,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商业都会,如“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齐之临淄……三川之二周,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其中就是没有一处是秦国的城镇,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秦国()A.社会经济极度的落后B.长期抑制工商业发展C.受到了其他国家孤立D.尚未完成社会的转型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后秦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长期抑制工商业发展,使得城市发展滞后,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是秦国城市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应排除。4.“城市”一词是近代才使用的,中国古代典籍则较少将城与市连在一起用。杜甫在《征夫》一诗中云:“路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这里的城市,未必是现代城市的含义,可以说有城而少市,毋宁称城邑或城堡。这段材料反映了当时的“城市”()A.“城”与“市”完全分离B.偏重于政治军事功能C.商业活动限制严格D.经济功能在不断削弱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路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这里的城市,未必是现代城市的含义,可以说有城而少市,毋宁称城邑或城堡”可知,材料中的城市偏重于政治军事功能,故B项正确。其余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5.《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对中国古代城市化率的变化情况有如下统计:朝代战国西汉唐南宋清(1820年)城市化率15.9%17.5%20.8%22.0%6.9%南宋时期城市化率程度最高的原因是()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②坊市界限被打破③政府不再限制商业发展④商业发展的推动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B解析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不符合南宋时期的社会现实特征。②坊市界限被打破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提高了城市化率。③政府不再限制商业发展不符合重农抑商政策的特征。④商业发展的推动是促进城市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故选B项。6.两宋时期,相对于传统州县城市,大量涌现的市镇超过了3600处,其中2200处属于较为成形和稳定的市镇,开启了一条农耕文明时代的城镇化道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草市的发展兴盛B.坊市界限被打破C.市民阶层的兴起D.对外贸易的扩大答案A解析草市发展到宋代逐渐演变为相对集中、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和服务设施的地方商业中心。作为新兴的农村商业中心,从聚散不定的村落交易点到初具专业化特点的商贸聚合地,以草市为依托的新型市镇大量涌现,故A项正确。各种市镇大量涌现并不是坊市界限被打破的结果,B项排除;宋代市民阶层的兴起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并非市镇大量涌现的原因,C项排除;对外贸易的扩大与市镇的大量涌现并无直接关系,D项排除。7.宋末,江南市镇的佃户携米到镇上店铺购买“香烛、纸马、油盐、酱醯、浆粉”等生活用品,“皆以米准之”,店铺将这些米集中运至杭州、苏州等城市“粜钱,复买物归售”。这说明()A.江南市镇上各类商品的交易规模大B.江南商品流通以以物易物形式为主C.粮食成为联系城镇两级市场的媒介D.租佃制关系下佃农的生活十分艰辛答案C解析据材料“江南市镇的佃户携米……购买……生活用品”“店铺将这些米集中运至杭州、苏州等城市‘粜钱,复买物归售’”等可知,江南市镇上的佃户用米来换取生活用品,店铺将这些米转运到城市卖出,然后再换取商品贩卖,这说明粮食成为联系城镇两级市场的媒介,故C项正确。8.城隍庙是地方百姓祭祀城池守护神的场所,一般说来,分布在县级以上的城市。但是,明清江南地区许多市镇都设置了城隍庙。这反映了明清时期()A.统治者重视百姓的教化B.民间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10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课时作业10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星级:
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单元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综合检测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