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新方向与新模式.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新方向与新模式.docx

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新方向与新模式.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11页第PAGE\*MERGEFORMAT11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1页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新方向与新模式广义的“走出去”战略包括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等内容,本课题系针对狭义的“走出去”-境外投资进行研究。境外投资业务的新方向,研究的是国家宏现的具有导向性的境外投资总体战略。境外投资业务的新模式,研究的是境外投资企业微观的投融资模式。下面将分别加以论述。一、中国境外投资概况2002年,经原外经贸部批准或备案设立的境外中资企业共计350家,双方协议投资总额14.46亿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金额9.83亿美元。其中,境外加工贸易企业75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67亿美元。自1979年中国企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以来,截至2002年底,我国设立境外中资企业总数6960家,中外双方协议投资总额137.8亿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金额93.4亿美元。其中,境外加工贸易企业42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1.22亿美元。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平均金额达264万美元,大幅超过境外投资项目131万美元的平均金额。项目分布达160多个地区,投资行业分布广泛。投资理论描述了一个规律: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400美元时,出现零星对外投资;达到800美元时,出现系统对外投资;达到1200美元时,将出现大规模对外投资。中国现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左右,处于对外系统投资向大规模对外投资的过渡时期,也是中国企业由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迈进的积累时期。以技术、资金比较优势而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点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以及东欧等转型经济国家。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新方向(一)对已投资项自在统计、评估、管理、收益、处分方面出现的新方向1、新的统计、评估体系2002年原外经贸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出台了《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原外经贸部、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颁布了《境外投资联合年检暂行办法》;原外经贸部制定了《境外投资综合绩效评价办法(试行)》。这些文件的出台旨在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我国境外投资的动态情况,为国家宏观监管、政策指导提供依据,并为建立资本项目预警机制打下基础。2、对现有境外投资存量项目不良资产的评估、回收变现(1)境外投资不良资产处置上述文件的出台为国家境外投资主管部门摸清境外投资家底提供了有效途径,进而也将对境外投资不良资产的处置(变现)提上了议事日程。有相当一部分境外中资企业资产在项目选择上是一流的(甚至有双方政府支持在内),只是因为流动资金枯竭导致项目不能正常运转,只要注入资金就能盘活,这类企业对投资人将有很大吸引力。还有一批运营很好的境外企业由于国内总公司和自身体制转换(人员变换)造成经营每况愈下。只要理顺机制,经营将大为改观。境外投资不良资产仅靠国内资金购买和消化是不够的,国内国有经济本身正面临改制和转型,短期内难以大规模消化国内外的不良资产;民营经济有相当的实力,但对境外投资项目知之甚少。倒是境外华人民间资本很有可能大规模介入,因为上述潜在投资者身处境外,有条件直接了解拟处置的中国境外投资企业的实质价值和相关市场前景,了解驻在国投资环境和收购法律法规,因此建议中国使馆经商参处将处置的中国境外投资企业项目信息向该国中资企业商会推荐。驻在国跨国公司及外国投资银行将对上述大型中资境外投资项目企业里一流项目、二流管理、三流效益的企业产生很大的收购愿望,因为对上述项目先知先觉者看到了不良资产评估缩水的利益以及项目本身的巨大潜在商机。(2)境外投资老项目盘活的新方向-债务资本化债务资本化原来是中国在非洲投资的一种新形式。对某些还贷吃力的原援外生产性项目实行债务资本化,将受援国所欠的无息贷款转为我公司的股本合资经营,由我公司向我政府还贷。建议将援外项目债务资本化扩大为境外投资不良(还贷)资产债务资本化。对某些偿还不了政策性贷款的生产性项目实行债务资本化,将原债务人所欠的政策性贷款转为新中资公司(可以是民营企业)的股本合资(或独资)经营,由新中资公司向我银行还贷。引进民营资本盘活因资金、管理濒临破产的境外投资项目。(3)境外投资企业管理层、职工持股会收购3、新的境外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十六大报告指出,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按照民法的定义,所有权有四个权能?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的问题造成了上述四个权能的分离。按照法理分析,国家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解决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前提。十六大提出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出了“在人财物统一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