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效脱氮菌种保藏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氮素是作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元素,但是土壤氮素利用率极低。因为在氮肥施用过程中,约有70%以上的氮素流失。其中,氨挥发和硝酸盐淋失是氮素流失的主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脱氮技术逐渐兴起。而高效脱氮菌能够将土壤中的氨、硝酸盐等有机氮转化为无机氮,从而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因此,研究高效脱氮菌的保藏技术对于提高土壤氮素利用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二、研究内容及方案(一)研究内容1.筛选高效脱氮菌并进行鉴定:以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传统微生物学检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筛选出高效脱氮菌,并进行鉴定。2.建立快速、稳定、经济的脱氮菌种保藏技术:选用亿级脱氮菌进行保藏,优化保藏条件,比较菌株的存活率和鲜活度,最终建立一种稳定、可持续、经济的菌种保藏技术。3.对比菌株在不同保藏时间、温度、培养基条件下的保藏效果:通过比较不同保藏时间、温度、培养基条件下菌株的保藏效果,分析不同因素对菌株保藏效果的影响。(二)研究方案1.筛选高效脱氮菌并进行鉴定:采集不同类型土壤,分离其中的脱氮细菌,并使用16SrDNA测序进行鉴定。2.建立快速、稳定、经济的脱氮菌种保藏技术:选用冷冻法、干燥法、液氮冷冻法等不同方法进行试验,比较不同方法的保藏效果,并优化保藏条件。3.对比菌株在不同保藏时间、温度、培养基条件下的保藏效果:选取保藏时间为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保藏温度为4℃、-20℃、-80℃,不同培养基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因素对菌株保藏效果的影响。三、预期成果1.筛选出高效脱氮菌,并进行鉴定验证。2.建立一种稳定、可持续、经济的脱氮菌种保藏技术。3.比较不同保藏时间、温度、培养基条件下菌株的保藏效果,分析不同因素对菌株保藏效果的影响。为高效脱氮菌种的长期保存提供理论指导。四、参考文献1.蔡瑞康.新型脱氮菌对形态、生理特性及脱氮生物工艺的影响[D].南京:东南大学,2016.2.林竺杰.菌株寿命的测定与保藏方法综述[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8(18):80-82.3.胡文洁,石宏,李建勇.常用冷冻保藏方法比较[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5,34(2):269-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