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建筑在“云端”.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未来建筑在“云端”.doc

未来建筑在“云端”.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未来建筑在“云端”未来建筑在“云端”今天的智能建筑不再限于楼宇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安防、节能化,而是将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融入智能建筑之中,随时随地为人提供安全、安心、健康、舒适、节能、有序化的服务。与此同时,建筑业也正在经历云计算技术带来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智能建筑什么样?1984年,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市将一幢旧金融大厦进行了改造:楼内铺设了大量的通信电缆,增加了程控交换机和计算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楼宇内配电、供水、空调及防火等系统均由计算机控制和管理,用户享有电子邮件、文字处理、语音传输、科学计算、信息检索和市场行l青资料查询等全方位的服务。虽然租金提高了20%,但租客们趋之若鹜。改造的投资仅占整个大厦全部预算的5%~10%,三年后这部分资金全部收回,这个“旧房改造”引起当地房地产商们极大兴趣,纷纷仿效投资建造这样的建筑——这就是世界公认的第一座智能大厦:CityPlace。2013年10月18日,SOHO中国节能中心对外正式开放。通过SOHO中国节能中心一块7.2×2.4米超大LED屏幕,可以清晰地看到银河SOHO建筑群实时的楼宇能耗数据。SOHO中国节能中心运用建筑信息模型管理(BIM)结合能源管理的系统,使得银河SOHO每时每刻能耗产生的物理过程都可原封不动地被描绘到3D空间位置上,利于物业服务人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智能建筑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正在经历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来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它代表了未来智能建筑升级的技术发展方向。参与北京cBD智慧城市智能照明管控解决方案建设的北京中易物联总经理雷钰云表示,未来的智能建筑一定是一个云计算大数据的应用中心,小到一个灯泡大到整楼的安全、质量、环境、预警、规划和人的环境舒适度、安全生活、工作都能通过楼宇的大数据系统来预测。在大数据时代,蓝色巨人微软无疑走在了前头。据了解,微软对其125座楼宇进行了改造,加T200万个传感器,这200万个传感器,实时将反映建筑运行状态的海量数据汇集到数据中心,每天产生5亿条数据,每季度产生3万多个图表,导致的结果就是故障识别率和处理效率大幅提高。在这些建筑里,一旦有故障发生,60秒之内就会获得解决,其中48%的故障6秒之中可以解决掉,走水漏电空调空转之类的普遍问题被完全自动化覆盖了。同时还能节约6%~10%的人员,仅仅节约人员这一项,微软前期投入的18亿元就能迅速收回。“BlM云”:建筑业的数字革命2014年春节长假的一个夜晚,借着夜色,俄罗斯攀高狂人VadimMakhorov和VitaliyRaskalov,潜入“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工地,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爬上离地面650米的顶部塔吊。这两位仁兄恐怕只顾“享受”云在脚下狂野刺激,却不知道这幢耸入云端的上海新地标真的就是“一朵云”——中国第一朵“BIM云”。BIM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缩写,即建筑信息模型,是本世纪在工程建设领域兴起的一个信息技术新手段,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所接受和使用。BIM技术在创建、计算、管理、共享和应用海量工程项目基础数据方面具有前所未有的能力,让建筑业的管理与制造业的差距大大缩小。从全专业建模、计算工程量,到分析各专业技术冲突、输出预留洞标注图,专业团队可以10天时间完成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体量作业,比传统作业方法,综合工效要快5~10倍以上,工作质量更是提升数倍。“BIM”云是上海中心利用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基于自身的信息通讯基础设施和智能化系统环境,在大厦内部专门构建了一个BIM云计算基础设施,顺应大型建筑物综合物业的发展趋势,建立由网络、社交和移动技术驱动的智慧商务方案。由于上海中心是一个庞大的综合建筑,所以从一开始它就被当作一个社区甚至是小城市来设计并施工,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建筑物。当“BIM”云落到实处,它在大厦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发挥的作用,体现在运用于设计、施工、材料采购、工程量计算以及施工方案研究,甚至在大厦投入运营之后,“BIM”云还会继续被用于整个大厦的物业管理。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顾建平说,上海中心的外幕墙施工量重且复杂,但是通过BIM的计算和规划之后,16~18名现场安装工人3天时间就可以完成一层的安装,而且施工精确度达到了毫米级。这个细节充分说明了“BIM”云如何将建筑工程这个传统行业与最新的信息化数字化技术进行有机整合,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国各地的标志性项目有相当数量已经把应用BIM作为必要条件。除了上海中心,北京“中国尊”将BIM技术贯穿整个周期;上海迪斯尼乐园通过BIM选择最佳设计方案并整合施工进度计划等。中房协商专委助力房企BlM应用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