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班级活动记录(多篇)[寄语]小学班级活动记录(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小学班级活动记录篇一活动时间:3月11日活动地点:一(1)班教室参加人员:小学全体教师教育内容:患了流行性腮腺炎应注意什么流行性腮腺炎多见于2—15岁儿童,好发于冬春季节,在集体儿童机构中易暴发流行。该病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强。流行性腮腺炎潜伏期为2—3周,起病大多较急,多数患儿以腮腺肿大开始发病,少数患儿开始有发热、头痛、咽痛、食欲不佳、厌食、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不适症状,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肿大的腮腺炎应注意以下事项:1、隔离患儿,预防交叉感染。患儿在症状出现9天内,不应到学校或公共场所。传染期从症状出现前一个星期到出现症状后9天。隔离患者至肿胀完全消失1周,避免跟其他未患此病的小儿接触。2、让患儿适当卧床休息,多喝水,保证液体摄入量,以利于毒素排出。要常用温开水或淡盐水等漱口,特别是每顿饭后,要坚持漱口,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以预防口服腮腺管口继发细菌性感染。3、居室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一般开窗通风30分钟即可。开窗通风对防止空气传播病毒会有一定的作用,也是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在冬季,一间80平方米的房间在无风且与室外温差为20度时,开窗通风9分钟即可置换室内空气一次。但要注意避免受风着凉。4、注意合理饮食。给患儿吃流质(如米汤、豆浆、蛋汤等)或软质(如挂面、面片、米粥等)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忌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易刺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剧。5、对高热患儿出汗过多者要及时更换衣服,避免受凉。6、患儿口鼻分泌物污染过的用具(如生活用品、玩具、文具等)可煮沸消毒,被褥可在阳光下暴晒消毒。预防腮腺炎和并发症的发生,要注意在冬春季节加强营养、保暖及耐寒锻炼。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也能起到预防作用。小学班级活动记录篇二班会主题:安全牢记心中时间:20xx年10月15日小朋友们:在小学这个可爱的“大家庭”里,我们快欢乐乐地学习、生活,有说有笑,就像一只只活泼的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真期望我们的欢乐是长久的。但享受欢乐学习生活的同时,一不细心可能就会发生一些意外,这些意外大部分是因为同学们不注意安全引起的。那我们怎样做才能减少这些意外的发生,保护自我的生命安全呢。一、学校安全1、不在走廊、楼道里追逐打闹。学校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需要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走廊又比较狭窄,在走廊、楼道里追逐打闹容易撞倒。去年以往发生过这样的例子:两位同学因为在走廊上追逐打闹,而将另一位同学撞倒,那位同学跌倒的时候,撞掉了一颗牙齿,满口是血。当然,不是说我们不能在学校里玩耍了,在课间我们应当放松,只是游戏、玩耍的时候必须要记住:安全第一。2、集会集队时要讲秩序,不能互相拥挤。我们每一天都要做早操,入场退场的时候,那么多个班级,那么多人,必须要注意安全,要守纪律。2005年,新疆一所小学的学生在下楼参加升国旗仪式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1名学生死亡,12名学生受伤。2006年10月24日上午11时许,娄底市第四小学学校内,上课铃响,在操场活动的学生往楼上教室赶,而楼上几个班的学生要上体育课,一大群人往操场冲,结果导致在一楼楼梯间发生了堵塞,10名同学当场被撞翻,1人眼部伤势较重,其余9人受伤。3、不拿小石子、小木棒或劳动工具互相打闹。劳动工具指哪些扫把、拖把、畚斗。这些都是劳动工具,可是我们同学却把它们当成了玩具或武器打来打去。你觉得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吗如果伤到眼睛,将会怎样我们要好好思考一下。4、不攀高,不从高处往下跳。小朋友活泼好动,有的小朋友喜欢攀高并从高处往下跳。我们学校操场上的单杠、双杠就成了他们攀高的地方。有的孩子就爬到上头,往下跳。那样其实很危险,因为一不细心跌断了脚,那可不好受。我们有些同学还喜欢从楼梯上跳下来;喜欢从楼梯上滑下来……这些行为都是十分危险的。二、交通安全1、进出校门不拥挤。我们学校在放学时,校门口的车辆比较多,我们的同学又往往不顾车辆,自我走自我的路,这其实也是十分危险的。2、当我们过马路时,多一份耐心,走人行横道,绝不能为贪一时之快,横穿马路。上学、放学和外出活动,我们几乎天天要在道路上行走。走路要保证安全,那里面的学问可多着呢!有不少行人,因为没有掌握好安全横过道路的要领,结果丧身与汽车轮子底下。横过道路时,要选择有人行横道的地方。这是行人享有“先行权”的安全地带。在这个地带,车的行驶速度一般都要减慢,驾驶员也比较注意行人的动态。在没划有人行横道的地方横过道路,要异常注意避让来往的车辆。避让车辆最简单的方法是:先看左边是否有来车,没有来车才走入车行道;再看右边是否有来车,没有来车时就能够安全横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