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工作计划工作计划5篇(热)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工作计划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工作计划篇1指导思想班主任是学校和学生之间连接的纽带,起着桥梁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素质教育需要有责任、负责任、敢于承担责任的新型教师。班主任应肩负这一神圣使命,给学生以“精神关怀”,为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我制定如下计划:工作目标1、学生能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2、开展多样多彩的主题队会,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3、保护班级的备品,避免损害;4、培养热爱劳动的行为习惯;5、通过预习手册的媒介,提高自学能力,把预习当成学习生活的一部分;6、本学期阅读四大名著,体会刻画人物的多种写法;7、能与人沟通,学会交流;8、能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9、习作独立完成,不照抄。10、每月进行单元测试,做好批阅,评价,总结。11、这学期尽量应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12、学困生的辅导坚持不懈,争取顺利毕业。采取的措施1、加强与科任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2、按时批改学生作业,针对作业完成情况查缺补漏,作业不拖欠。3、利用班会即使解决班级普遍出现的问题,促进学生共同提高。4、在班级建立“小组互助学习”模式,开展多种学习竞赛活动,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5、加强对学困生和后进生的帮助,采取手拉手的形式,实行一帮一。6、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帮助学生,作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工作计划篇2一、学情分析目前的初一(2)班,共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20人。优秀学生很少,中差生占绝大多数。虽说已进入初中,但学生心理仍比较放松,心态还在暑假之中,各方面竞争意识不强,学习习惯不好。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期适应中学生活,并进一步加强班风和学风建设,是本学期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二、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执行党的一系列教育工作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以成功教育为主线,以促进教学和保障教学为宗旨,在学校、团队、政教的共同领导下,积极与学生家庭及社会密切配合,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入手,广泛开展德育活动,切实搞好"行为规范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和成材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工作目标1、通过工作,使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学生犯罪率为零,体质健康及格率达98%。2、大力建设班风、学风,在学校组织进行的班级管理量化考核中能够保持先进行列;3、搞好培优补差工作,通过努力,进一步扩大优秀生规模,减少待进生数量,力争使优秀学生占到班级人数的五分之一;4、同学校、政教结合,共同搞好创建"行为规范学校和平安学校"和开展"孝敬父母"活动。四、主要工作措施(一)、加强班主任业务自修,努力提高班主任工作理论水平和自身素质本学期,要加强班主任自身的理论自修工作。除认真学习有关报刊、杂志、理论书籍以外,还要尽可能多的听专家讲座,多和别的班主任搞好交流,虚心向他人学习,搞好自身工作的计划和总结,经常性的做好学习笔记,写学习心得,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尽最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二)、搞好家校结合,做好家访、家长会工作搞好家校结合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因此本学期要力争做到每周2-3次家访,一学期至少召开三次家长会,并且要做到事前有计划、过程有记录、事后有总结,并力争能通过家访和家长会,使班级管理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与学生同甘共苦,下大力气,共建班风和学风1、要以学校大规模实施"五步教学法"为契机,协调好师生关系,强化学生间的竞争意识,加强学生的学风建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加强班委会建设本学期,要在以学生自选班委的'基础上,加强班委会的建设,督促班委成员经常搞好自我工作计划和总结,经常在一起探讨工作方法和思路,和班主任一起互通信息,共同促进班风和学风建设。3、抓住一切可用机会,搞好学生思想工作本学期,除了充分利用班会课、课外活动课外,还要挤时间,尽可能多的找机会,搞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初一上学期的思想工作非常重要,这是使学生是否适应中学生活的关键时刻,思想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搞好思想教育工作,除能使学生培养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外,缩小同学间的学习两极分化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充分利用心理学原理,结合各种科学手段,促进班风和学风的好转新学期,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利用多种心理学教育手段及措施,如心理暗示、社会公共心理、趋同心理等,对学生进行一系列心理影响。通过树立榜样,加强引导,促进班集体的建设,使班风和学风向前健康发展。(四)、与科任教师密切配合,共同搞好培优补差工作培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