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分享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分享忙碌而又充实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相信你有很多感想吧,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工作总结了。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分享,欢迎大家分享。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分享篇1一、协调相关部门,净化社会环境学校是社会的细胞,学校的发展依赖于社会,所以社会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校园环境的建设,净化社会环境势在必行。现在的中学大都在城镇中或在城镇周边,网吧、台球厅、KTV等娱乐环境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且有不法分子也用不安分的眼光盯着我们涉世未深的学生,所以,协调当地政府和公安机关等执法部门定期清理和检查周边娱乐场所,尤其对扰乱学校教学秩序和危害校园安全的行为更要加大惩罚力度,让百姓知道“校园是一方净土”不容侵犯。学校管理者主动联系并邀请相关执法人员一同参与在社区和住宅小区开展的有关青少年儿童安全教育的社区活动,参与法制宣传、传播安全教育观念以及防震减灾知识,一同对周边环境进行巡视、走访,及时清理校园周边不安全因素,将危害铲除在萌芽中。二、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校园环境学校安全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我们的学生一周五天生活、学习在校园里,因此,安全的校园环境是必要的.保障。我校首先成立了安全管理体系,上到校长,下至老师,人人讲安全,人人有安全责任,将安全责任意识贯穿到全体师生员工。其次是落实措施,将安全管理落实到位:成立护校队,每天分批次对校园进行巡视,重点查看监控死角,预防学生暴力行为,查看过道,提醒学生活动安全;成立护学岗,每天上放学提前到校门口接(送)学生。一是清理校外人员,观察是否有可疑人员。二是组织学生排队依次有序按指定路线上放学;落实楼道管理人员,每节课上下课学生集中进教室时段巡视管理楼道,以防发生拥挤碰撞,平时巡视,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不安全行为,避免事故发生;落实课堂安全责任,每一节的老师上课必须清理学生,询问学生身体情况,若发现生病或学生缺课及时了解情况进行处理,下课前进行安全提醒;落实安全教育,作好安全教育记录;每期至少开展2次地震、火灾等逃生演练活动,做到紧急疏散忙而不乱;制定食堂、超市管理方案,抓好食堂、超市卫生和食品安全管理;坚决杜绝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确保学生的人生安全以及人格完整;落实首问责任制,一旦有学生生病或遇到安全威胁找到老师,该老师必须及时处理,不得推脱。再次是经常请派出所民警、政府安全管理人员或社会法制宣讲人员到校宣讲安全知识,让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学校开展安全知识竞赛,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更是增强了安全意识,使校园安全环境得到优化。有以上严格的内部管理方法,我校年年获得我区安全管理先进单位。三、加强家校联系,创造文明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有问题的学生在学校必然是问题学生。曾听过这样一种说法:5+2=0,意思是说学校辛苦的教育五天,回家呆上两天就什么都忘了。虽然这说法有点夸张,但不排除这种现象的存在。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因为我校出门50米就是国道公路,且处于下坡路段,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学校教育学生,出校门后不能直接过马路,必须按指定路线听指挥过马路,但是我们有的学生家长接到孩子后就直冲公路,提醒他,他还会回答:“我知道,没事,这里方便。”我真的无语,学生在学校学得好好的,出门就被带变了。所以,我们必须得加强家校联系,让学生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内容和目的,让家长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与引导。其次,处于中学时代的学生,多处于性格形成期或者说是叛逆期,他们总会自以为是,不希望老师和家长过多参与他们的事,所以,越是这样教师和家长更应该加强联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和变化,对出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一定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和孩子进行对话,防止出现跳楼、喝安眠药等轻生行为,家庭要尽力给学生传达一些必要的安全预防知识,通过家长的教育和指导,帮助中学生识别社会的诈骗行为,防止自己受到危害。再有就是,家长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杜绝家庭暴力以及家庭矛盾和纠纷,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从而增强生活信心,做阳光少年。四、培养健康心理,增强自保意识对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21世纪的孩子们来说真是太幸福不过了,但是随之发展起来的缤纷世界、网络游戏等对孩子们的诱惑也大,影响也很大,所以稍有不慎,这些原本积极的东西便会给这些花季少年带来消极的影响。有人说人心就是舵,心眼歪了,路就走偏了。所以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甚至是学生自己而言,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实在太重要。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学校经常利用升旗仪式等集会,对学生人格进行教育,要求学生要有自立自强的精神,在班队课或者健康教育课以及安全教育课的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