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轨道 PPT.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5.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分子轨道 PPT.ppt

分子轨道PPT.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分子性质与分子轨道指出下列物质的杂化类型和空间构型指出下列物质的π键类型尚需解决的问题: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概念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内容:成键三原则:(1)不符合对称性匹配原则: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2)符合对称性匹配原则:1213(1s)(1s*)(2s)(2s*)(2px)(2py)(2pz)(2py*)(2pz*)(2px*)(b)适用于1~7号元素形成的分子或离子H2分子,含2个电子,(1s)2,能稳定存在。He2分子,含4个电子,(1s)2(1s*)2,不能稳定存在问:H2+和He2+能否稳定存在?19C2能否稳定存在?21O2分子,含16个电子。F2分子,含18个电子写出下列异核双原子分子或离子有H:1σ2σ3σ1π4σ2π5σ6σ异核双原子分子HFKK在NO,C2,CN中,哪几个得电子变为AB-后比原来中性分子键能大,哪几个失电子变为AB+后比原来中性分子键能大?3132判断NO和CO哪一个的第一电离能小,原因是什么?例:试用分子轨道理论讨论SO分子的电子结构,说明基态时有几个不成对电子。CF和CF+的键能分别为548kJ/mol和753kJ/mol。试用MOT解释。分子极性偶极矩同核双原子分子:原子的电负性相同,原子之间的化学键是非极性键,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异核双原子分子:由于电负性不同,两个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极性键,分子是极性分子。多原子分子:如是相同原子组成的、且仅有非极性键,则分子通常是非极性分子,如P4、S8等。如果组成原子不相同,那么分子的极性不仅与元素的电负性有关,还与分子的空间结构有关。例如,SO2和CO2都是三原子分子,都是由极性键组成,但CO2的空间结构是直线型,键的极性相互抵消,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分子为非极性分子。而SO2的空间构型是角型,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分子为极性分子分子极性的大小用偶极矩(dipolemoment)来量度。在极性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的距离称偶极长,用符号d表示,单位为米(m);正、负电荷所带电量为q和q,单位库仑(C);=qd偶极矩是个矢量,它的方向规定为从正电荷中心指向负电荷中心。其单位是库仑米(Cm),实验中常用德拜(D)来表示:1D=3.3361030Cm例如(H2O)=6.171030Cm=1.85D实际上,偶极矩是通过实验测得的偶极矩大小可以判断分子有无极性,比较分子极性的大小。=0,为非极性分子;值愈大,分子的极性愈大。偶极矩还可帮助判断分子可能的空间构型。例如NH3和BCl3都是由四个原子组成的分子,可能的空间构型有两种,一种是平面三角形,一种是三角锥形,根据(NH3)=5.001030Cm(BCl3)=0.00Cm可知,BCl3分子是平面三角形构型,而NH3分子是三角锥形构型。分子间作用力i.取向力极性分子有偶极矩,偶极子之间存在静电相互作用,这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称为取向力,如下图:ii.诱导力极性分子的偶极矩会诱导临近分子,使其电荷发生位移,产生诱导偶极子,偶极子和诱导偶极子之间存在吸引作用,这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诱导力,如下图:iii.色散力由于电子和原子核的运动,使非极性分子存在瞬间偶极矩,产生的瞬间偶极矩会诱导临近分子,使其产生诱导偶极矩,诱导偶极矩之间存在吸引作用,这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色散力,如下图:需要注意的是:取向力和诱导力只存在于极性分子之间,色散力不管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之间都存在。这些作用力不仅存在于分子之间,而且还存在于同一分子内的不同原子或基团之间。下面列出了某些分子分子间力的数值(kJ/mol):分子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总作用力Ar0.0000.0008.508.50CO0.0030.0088.758.75HI0.0250.11325.8726.00HBr0.690.50221.9423.11HCl3.311.0016.8321.14NH313.311.5514.9529.60H2O36.391.939.0047.31从分子间作用力的数值可以看出,除个别极性很大的分子外(如H2O),一般来说色散力是主要的,其大小与分子的相对质量有关,分子的相对质量越大色散力也越大,如:分子间作用力F2Cl2Br2I2另外,若分子中存在容易变形的电子云,则其分子间作用力较大,如:苯、萘等含有大π键的分子就是如此。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主要影响分子的物理性质,如物体的状态等。454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