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学典:(4)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Jo****3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学典:(4)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答案.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学典:(4)地球的圈层结构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学典:(4)地球的圈层结构1、2018年2月19日,印度尼西亚锡纳朋火山持续喷发,喷出的火山灰高达5000米,岩浆则流至火山周边,景象蔚为壮观。据此回答1一2题。1.锡纳朋火山喷发出的炽热岩浆,在地球内部主要存在于()A.莫霍界面上部B.古登堡界面下部C.上地幔上部D.地核内部2.锡纳朋火山喷发出的熔岩流凝固后位于()A.地球的外部圈层B.上地幔C.下地幔D.岩石圈2、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回答1~2题。1.有关上图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在海洋中缺失B.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C.②层是软流层D.岩石圈是指①②层的全部和③层的大部分2.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A.莫霍界面附近B.上、下地幔之间C.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D.内、外核之间3、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2.图中的X处为()A.莫霍界面B.古登堡界面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D.内核与外核交界4、北京时间2012年7月20日20时11分,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宝应县交界(北纬33.0度,东经119.6度)发生4.9级地震,震源深度约5公里,结合下图回答题。1.此次地震的震源发生在()A.软流层B.地壳C.地核D.地幔2.岩石圈位于()A.①顶部B.②的全部C.①的全部和②的顶部D.②的全部和③的顶部5、下列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岩石圈6、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依次是()A.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D.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2.乙圈层的主要特点是()A.其主体是海洋B.主要由岩石组成C.仅存在地面之上D.主要由气体组成7、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则图中序号依次是()A.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C.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8、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回答1-3题。1.该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2.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A.生物圈B.水圈C.岩石圈D.地壳3.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A.瀑布B.岩石C.树木花草D.大气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1.C;2.D解析:1.软流层被认为是火山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位于上地幔上部,故C项正确。2.火山喷发,熔岩流凝固转化为岩浆岩,成为岩石圈的一部分。2答案及解析:答案:1.B;2.C解析:1.莫霍界面到地表的部分为地壳,由图可知,海洋中地壳没有缺失;岩石圈的范围是指①②层的全部和③层的小部分;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为图中①层和②层,软流层属于地幔。2.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此后横波消失,纵波速度迅速减小。3答案及解析:答案:1.B;2.B解析:X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即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平均深度大约为17千米,A错误;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大约在250千米深处,C错误;内核与外核交界4900千米深处,D错误。4答案及解析:答案:1.B;2.C解析:1.该地震震源深度为5公里,故一定发生在地壳,选项B正确。2.岩石圈包括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和地壳,即图中①的全部和②的顶部,选项C正确。5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自地面向上,大气层可以延伸到数千千米的高空。人造卫星的探测资料显示,在2000—3000千米的高空,大气的密度与星际空间的密度相似,这个高度可以看作是大气圈的上界。6答案及解析:答案:1.B;2.A解析:1.据图可知,丁圈层具有蒸腾作用,应为生物圈;乙圈层具有下渗作用,因此,乙圈层为水圈;水圈会下渗到岩石圈中,故丙圈层为岩石圈,则甲圈层为大气圈。2.结合上题的分析可知,乙圈层为水圈,水圈是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其主体是海洋。7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考查自然环境四大圈层间的关系。读图中各序号所起作用,①是供水和渗透水分,应为水圈;②产生降水,应为大气圈;④供给氧气,应为生物圈;③应为岩石圈。故选A。8答案及解析:答案:1.C;2.B;3.C解析:1.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