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七章生物氧化和代谢生物代谢第一节、生物氧化的方式和特点1.脱氢氧化反应烷基脂肪酸脱氢醛酮脱氢(2)加水脱氢2.氧直接参加的氧化反应3.生成二氧化碳的氧化反应二、生物氧化的特点5,生物氧化是一个分步进行的过程。每一步都由特殊的酶催化,每一步反应的产物都可以分离出来。这种逐步进行的反应模式有利于在温和的条件下释放能量,提高能量利用率。6,生物氧化释放的能量,通过与ATP合成相偶联,转换成生物体能够直接利用的生物能ATP。第二节、生物能及其存在形式二、高能化合物1,磷氧键型(—O~P)(1)酰基磷酸化合物(2)焦磷酸化合物(3)烯醇式磷酸化合物2,氮磷键型3,硫酯键型4,甲硫键型第三节、线粒体呼吸链和ATP合成线粒体呼吸链线粒体呼吸链NADH:还原型辅酶铁硫蛋白铁硫蛋白NADH泛醌还原酶NADH泛醌还原酶泛醌辅酶-Q的功能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细胞色素细胞色素c(cyt.c)由于QH2是一个双电子载体,而参与上述反应过程的其它组分(如cyt.c)都是单电子传递体,所以,实际反应情况比较复杂。QH2所携带的一个高能电子通过铁硫蛋白,传递给cyt.c,本身形成半醌自由基(QH);另一个电子则传递给cyt.b。还原型cyt.b可以将QH还原成QH2。其结果是通过一个循环,QH2将其中的一个电子传递给cyt.c。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a和a3组成一个复合体,除了含有铁卟啉外,还含有铜原子。cyt.aa3可以直接以O2为电子受体。在电子传递过程中,分子中的铜离子可以发生Cu+Cu2+的互变,将cyt.c所携带的电子传递给O2。细胞色素c氧化酶琥珀酸-Q还原酶琥珀酸-Q还原酶也是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复合物,它比NADH-Q还原酶的结构简单,由4个不同的多肽亚基组成。其活性部分含有辅基FAD和铁硫蛋白。琥珀酸-Q还原酶的作用是催化琥珀酸的脱氢氧化和Q的还原。二、氧化-还原电势与自由能的变化三、电子传递和ATP的合成(1)ATP酶复合体ATP酶,含有5种不同的亚基(按3、3、1、1和1的比例结合)。OSCP为一个蛋白,是能量转换的通道。F0为一个疏水蛋白,是与线粒体电子传递系统连接的部位。(2)ATP合成反应-氧化磷酸化(2)偶联机制c.在膜内外势能差(pH和)的驱动下,膜外高能质子沿着一个特殊通道(ATP酶的组成部分),跨膜回到膜内侧。质子跨膜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直接驱动ADP和磷酸合成ATP。第四节,糖的代谢一、葡萄糖的分解代谢1.糖酵解糖酵解过程ab(1)第一阶段:葡萄糖1,6-二磷酸果糖(2)第二阶段:1,6-二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3)第三阶段:3-磷酸甘油醛2-磷酸甘油酸(4)第四阶段:2-二磷酸甘油酸丙酮酸2.丙酮酸的有氧氧化-三羧酸循环(1)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丙酮酸脱氢酶系(2)三羧酸循环-酮戊二酸脱氢酶系三羧酸循环3.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中能量的产生(3)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总能量糖代谢途径4.丙酮酸的其它代谢途径(1)丙酮酸乳酸(乳酸发酵)(2)丙酮酸乙醇(酒精发酵)(3)丙酮酸乙酸和丁酸第五节、光合作用一、叶绿体及光合色素1.叶绿体叶绿体2.叶绿素叶绿素的结构光吸收3.类胡萝卜素2光合作用机制1.光反应(1)光反应系统光反应系统光反应中心光系统II(PSII)光系统I(PSI)(2)光反应的电子传递链(光合链)铁硫蛋白(3)光合磷酸化非环式光合磷酸化环式光合磷酸化2.暗反应C3途径能量消耗第六节、脂类代谢一、脂肪的分解代谢1.甘油的代谢2.脂肪酸的分解代谢(1)脂肪酸的-氧化脂肪酸的活化脂酰CoA转运入线粒体-氧化的反应过程脱氢水化再脱氢硫解脂肪酸-氧化产生的能量(2)脂肪酸的其它氧化方式二、生物氧化的特点第二节、生物能及其存在形式NADH泛醌还原酶细胞色素c(cyt.c)cyt.a和a3组成一个复合体,除了含有铁卟啉外,还含有铜原子。cyt.aa3可以直接以O2为电子受体。在电子传递过程中,分子中的铜离子可以发生Cu+Cu2+的互变,将cyt.c所携带的电子传递给O2。(1)ATP酶复合体(2)偶联机制脱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