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宣传方案宣传方案篇1为了继续保持和持续推进平安建设工作,根据省、市、区政法(综治)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紧紧围绕建设“平安”和创建“法治”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实现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新一轮平安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的“1个确保”、“7个不发生”、“8个最低水平”、“9个位居前列”的工作目标。二、工作措施(一)完善工作机制,全力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进一步加强街道大调解组织网络建设,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建设,定期排查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二)坚持预防为主,着力提升“大防控”能力设立社区警务室,充分发挥其职能,最大限度把警力投向街面路面,投向案件高发的地区、路段和时段,加强巡逻堵控,努力压降街头路面犯罪。按照万分之十的标准配优配强专职保安力量,落实经费保障,确保运转正常。加强辖区科技防范建设,确保20xx年底90%以上机关、学校、医院、企业、网吧、大型商场、公共娱乐场所建立监控系统,90%以上的社区建成技防社区。(三)加强社区工作,全力夯实社区创安基础加大经费投入。社区综治办要按照“六七八九”工程的'要求,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做到人员、制度、报酬落实到位,活动正常开展。(四)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长效管理机制街道将平安建设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目标考核分值不少于10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保障到位。党工委书记亲自抓,同时配一名副书记具体抓。街道纪工委、党政办、综治办要加强对平安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明查暗防,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对落实不到位、限期不达标的有关单位责任人坚决采取组织和纪律处理。建立综治与平安建设责任机制,建立领导责任制,对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重大问题的,要严格按规定实行综治一票否决和领导责任查究。三、实施步骤为推进平安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全年工作计划分四个阶段进行。(一)制定计划阶段(2月底完成)。街道制定新一轮平安建设的工作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并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平安建设工作纳入街道目标考核,分值不低于10分。明确一名副书记具体抓综治平安创建工作,并将综治与平安建设专项经费以及维稳、大调解、社区矫正、法治宣传、专职保安等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切实保障到位。(二)组织实施阶段(3月—9月)。各单位对照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街道综治办要发挥职能作用,强力推进社区平安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努力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三)巩固提高阶段(10月份)。配育典型,组织观摩学习、借鉴外单位的经验做法,对本单位的平安建设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努力提高平安建设工作水平。(四)迎接检查阶段(11月—12月)。街道对照考核标准对全年平安建设回头望,认真作好迎接省、市综治委明查暗访工作,把基础性工作做扎实,把面上工作做到位,把点上工作做靓丽,按照不失分、得满分的要求,顺利通过省、市考核验收。宣传方案篇2一、项目基本情况1、建设地点和范围:严店乡苏小村,占地5600亩2、完成时间:20xx年12月20日3、建设内容与规模:引进新品种美国西葫芦彼特1000亩,投入30万元;广东芥蓝500亩,投入15万元;辣椒萨菲罗500亩,投入15元;武植2号莲藕1000亩,投入30万元;共投入90万元。4、钢架大棚建设100亩。5、完成专业合作社,依托市周谷堆市场,就进或外运方便。种植蔬菜面积达6000亩。6、基础设施完善,硬化水渠45公里,砂石路机耕路65公里,当家塘20口,农业生产用电配套设施完善。二、购置设备1、水泵30台,大型喷雾器100台,大型旋耕机3台,微型旋耕机6台。2、完成时间:20xx年11月20日。三、技术培训体系建设1、品种引进,推广新技术。2、培训地村点:苏小村1个,乡农业技术服务站1个。3、完成时间:20xx年11月20日。4、建设内容:在苏小村建立技术培训实习基地80亩,编印技术资料5500份,技术培训650人次。四、组织落实:成立项目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任组长,抽调相关机构精干人员任成员,具体负责项目落实工作。五、资金投入概算宣传方案篇3为了响应省、市及县委县政府的号召,我校积极开展“五水共治”系列活动,号召全体同学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参与“五水共治”行动,为构建“画城桐庐”贡献自己的力量。具体布置如下:一、宣传与发动学校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书,并利用班会课学习“五水共治”的内容和意义——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明确“五水共治”的好处,激发同学们积极参与“五水共治”活动的热情。为了更好地向家长宣传,学校还将通过宣传横幅、宣传标语、告家长书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五水共治”。二、行动与实践1.学校撰写并发放“爱家乡,美家园,齐动手,保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