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 全册.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 全册.pdf

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全册.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辛寨镇鲍家小学五年级备课组王沛传传统文化全册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册共有四个单元,分别是“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声佳境”“艺术乐园”。经典驿站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人物长廊展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有代表性的名人志士。领悟其智慧、风骨、胸怀、操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为塑造人生信念奠定基础。名胜游踪展现齐鲁名胜中突出的自然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山文化”和“水文化”。了解山水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艺术乐园不如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二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学生扩大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三教学措施:1、传统文化旨在培养学生对于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12辛寨镇鲍家小学五年级备课组王沛传在教学中不得让学生死记硬背,不得背诵过多的内容,给学生造成太多的学习压力,教学形式一定采取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多种形式。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4、重视平常积累,背诵经典名句名篇,通过进行比赛来提高效率。教学过程中一定引导学生搜集更多的资料,尤其是在“名人长廊”这一单元,只有搜集足够的作者的资料和作品,才能更好的理解作者本人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行,并引入实践。。5、重视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并以此作为反馈,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23辛寨镇鲍家小学五年级备课组王沛传四教学进度周次时间内容备注19、3~729、10~9、14硕鼠39、17~2149、24~29黄鸟59、30~10、7国庆中秋610、8~12买椟还珠710、15~19810、22~10、26910、29~11、2曾子杀猪1011、5~91111、12~161211、19~23秦西巴纵麑1311、26~301412、3~71512、10~14后羿射日1612、17~211712、24~281812、31~1、4千金求马191、7~11赵威后问齐使201、14~1834辛寨镇鲍家小学五年级备课组王沛传经典驿站《诗经》1、硕鼠教学目标1、学习《硕鼠》,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把握《硕鼠》中,复唱的特点。2、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及诗中所隐含的寓意。3、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性。4、熟读并背诵。教学重、难点1、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及诗中所隐含的寓意。2、熟读并背诵。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板书“鼠”,齐读,思考:看到这个字,你会想到什么?师在“鼠”字前加上“硕”字,齐读,思考:这个字什么意思?猜想题目的意思。(大老鼠)二新授:(一)师范读,生听清字音,体会诗中节奏。(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拍)(二)生自渎,借助注音读通句子,读出诗的韵律来。(三)指读,生生互评。(四)默读思考: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生:在读的时候,我们发现它一共分为三章,三章结构上非常相似,句子大部分都是重复出现(重章、叠句、四言),只有几个词不同。师总结:正是因为它是重章、叠句。所以读起来更有节奏感。(五)学生自己读,体会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