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现代物流基础知识一、名词解释现代物流: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客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宏观物流:是指从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长远战略的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认识、研究、规划和管理物流。社会物流:是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的物流。二、单选题1.A2.B3.D三、简答题1.简述物流的溯源及其概念的形成。答:从有了商品交换开始,物流活动就已经存在了。然而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社会经济虽然不断发展,但是相应的物流活动却没有受到必要的重视,始终被看作是流通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从流通中分离出来。直到20世纪50年代,由于全球经济的发展、社会产品的不断丰富和流通成本的急剧上升,物流活动才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社会经济中研究的热点。物流概念引入中国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从欧美市场营销理论的引入开始接触物流概念。②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一方面,由于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大量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将现代物流的理念传播给中国;另一方面,大量“三资”企业的生产和制造活动开始本地化,对现代物流产生了需求。③第三阶段(20世纪末至今):一方面,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技术和管理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了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进程加快,现代物流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市场环境基本具备,现代物流开始在中国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2.简述现代物流的基本理念。答:(1)物流企业是服务供应商。(2)物流企业必须为制造商的存货管理提供解决方案。(3)物流系统的功能目标是满足客户需求。(4)物流服务具有可传递性。(5)物流过程是“一体化供应链”的具体体现。(6)物流系统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利润率。3.现代物流有哪些特征?答:物流过程一体化;物流技术专业化;物流管理信息化;物流服务社会化;物流活动国际化。4.简述“第三利润源”说的主要观点。(1)从物流运行的角度来讲,物流完全可以从流通中分化出来,自成一个独立运行的体系,还可以成为“利润中心”型的独立系统。(2)从物流服务的角度来讲,有效的物流服务可以给生产企业创造更好的赢利机会,成为生产企业的“第三利润源”。(3)从有效的物流活动看,物流可以优化社会经济系统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降低国民经济的总成本,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将此看成整个经济的“第三利润源”。第二章现代物流系统一、名词解释物流系统:是指由物流各要素所组成的,要素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并具有使物流总体合理化功能的综合体。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流通加工:是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栓标签、配货、拣选、分类、混装、刷标记等。物流信息:是指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二、单选题目录1.C2.D3.C4.C5.B6.C7.A8.B9.A10.C11.A12.D13.A14.D15.B三、简答题1.物流系统有哪些特点?答:(1)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2)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3)物流系统是一个可分系统。(4)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5)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6)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函数系统。2.运输合理化的措施有哪些?答:(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2)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的运输。(5)尽量发展直达运输。(6)实行配载运输。(7)“四就”直拨运输。(8)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9)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3.装卸搬运合理化的基本措施有哪些?答:(1)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2)提高装卸搬运的灵活性。(3)充分利用机械,实现规模装卸。(4)充分利用重力和消除重力影响,进行少消耗的装卸搬运。(5)合理选择装卸搬运方式,不断改善作业方法。4.流通加工在物流中有哪些作用?答:(1)提高生产效益和流通效益。(2)通过初级加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3)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4)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效率,增加产品的附加值。5.配送合理化的措施有哪些?答:(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