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调研.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调研.docx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调研.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调研近年来,**县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针对我县农村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紧紧围绕国家出台的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政策,全县农口开展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力助推乡村振兴。为了配合政协全面了**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存在什么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我局组织了各部门及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深入农村、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进行走访、调查和会议讨论,初步拟定**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研报告,调研情况如下,请各部门批评指导。一、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工作成效近几年,紧紧围绕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扎实推进全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工作,重点做了以下8个方面的工作。(一)夯实农业主导产业,筑牢三产融合基础。**县坚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是大宗粮食产能持续提升。一是种植业产能持续提升。2022年**县总种植面积344.8万亩(不含曙光),其中粮食作物332.75万亩,经济作物12.05万亩。三大作物中,玉米播种138.88万亩、大豆127.13万亩、水稻66.24万亩。粮食产量预计达到27.45亿斤。同比增长9.5%。巩固完善两区划定面积22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60万亩。水稻、玉米、大豆三大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和主推技术应用率实现100%,进驻省和国家质量追溯管理平台企业达到13家。二是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深入实施“一猪一牛一鸡一驴”工程,2021年被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今年全县畜禽出栏计划实现:生猪85万头、肉牛14万头、肉羊24万只、家禽660万只;新建规模化养殖场12个,新增养殖户360户;肉类和禽蛋产量8.5万吨1.2万吨。牧业产值实现65亿元。目前,全县畜禽出栏分别为:生猪61万头、肉牛9.8万头、肉羊15.9万只、家禽445.3万只。全县渔业养殖面积4.6万亩,规模养殖场45个,国家级示范场15个,水产品产量稳三季度末1.3万吨,渔业总产值2.3亿元。通过夯实大宗粮食和畜牧养殖等主导产业,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创建新型经营主体,助推三产融合发展。鼓励和扶持广大农民围绕“种养殖业、山林经济、绿色农业、精深加工”等特色产业,创办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订单带动、股份合作等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有相当部分农民除获得土地流转收益外。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505家、联合社8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22家,覆盖水稻、紫苏、畜禽、农机、中草药等64个产业门类;家庭农场9852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9家、市级24家、县级70家。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和托管服务等形式进入农业生产加工领域,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有效衔接,提升了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引领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强化农业品牌建设,拓宽三产融合渠道。近年来,**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打好寒地黑土、非转基因、绿色有机优势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企业创建品牌,构建我县特有的农产品品牌标准体系和农产品品牌营销体系。打造了一批名优新特品牌,涌现出“孙斌牌”大米“紫津坊”紫苏油“彩梁谷”有机小米“延桦源”羊肉“瑞田谷农”白瓜籽仁等一批绿色有机而且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全县共有农牧产品市级知名商标10个、省级著名商标3个,成功申报“绿色有机”标识认证38个、国家地理标志3个(**紫苏、**白瓜、**白瓜籽)。通过积极推进农业品牌建设,不断拓展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渠道,品牌效应日益显现,农产品市场知名度不断扩大,加工企业效益稳步提升。(四)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加快三产融合速度。我县针对农产品加工业基础差、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弱的状况,坚持把招商引资和引进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作为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工作重点。推进了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目前初步形成了六条产业链:一是粮食加工产业链。主要有以圣杰农业、鸿源集团、七星湖米业为重点的大米加工业;以新曙光牧业为重点的饲料加工业;以鸿展集团、德盛粮油为重点的玉米加工业;以易真细致农业、新星酒业为重点的玉米酿酒业。二是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主要有以恒源食品股份为重点的白瓜籽加工业、以大江鸿运、彩粱谷为重点的杂粮加工业,三是畜牧产品加工产业链。主要有以德昱成实业为重点的肉鸡屠宰加工业、以聚源清真食品、龙肯畜牧为重点的肉羊、肉驴养殖加工业。四是特色产品加工产业链。主要有以**仙紫、农盛园、广森农产品为重点的紫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