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D-InSAR技术监测地表形变——以上海地区为例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利用D-InSAR技术监测地表形变——以上海地区为例的开题报告.docx

利用D-InSAR技术监测地表形变——以上海地区为例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利用D-InSAR技术监测地表形变——以上海地区为例的开题报告摘要:近年来,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城市建设所带来的地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保障城市安全、预防自然灾害发生,地表形变监测变得愈加重要。本文利用D-InSAR技术监测上海地区地表形变,并探讨其应用价值。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15日的11景高分辨率COSMO-SkyMed影像组进行了时序D-InSAR处理,得到了上海市区10m×10m网格大小的地表形变变化图。结果表明D-InSAR技术可以很好地监测城市地表形变并精细化反演形变特征。同时,本文还探讨了地震、地下水、工程施工等因素可能对形变的影响,为该地区地质环境下的稳定性监测提供了参考价值。未来,可以将该技术应用于城市地表变形机制分析、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领域,取得更大的应用价值。关键词:D-InSAR技术;地表形变;城市化进程;COSMO-SkyMed影像;上海1.绪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会带来城市建设与治理的复杂性,同时也导致了城市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地表形变的发生。地表形变为自然和人为因素所导致,包括地震活动、地下水开采、沉降、工程施工等。通过对地表形变进行监测,在维护城市稳定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D-InSAR(DifferentialInterferometricSyntheticApertureRadar)技术能够提供一种高精度的监测方式,该技术以SAR(SyntheticApertureRadar)影像为数据源,利用相干信号相减方法,能够高精度测量地表形变。本文将以D-InSAR技术为基础,针对上海市区进行地表形变监测。2.实验方案2.1数据准备本文选择中高分辨率SAR卫星——COSMO-SkyMed卫星获取SAR影像数据,覆盖上海市区范围。我们选取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15日的11景SAR影像数据,时间间隔一般为35天,这样可以有足够的纵向基线来实现形变监测。2.2数据处理本次实验使用SARscape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得到上海市区地表形变的时序监测图。数据处理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几个步骤:1.对于每个卫星轨道,提取所有的干涉图像并进行初步处理,包括幅相和相关性计算。2.对于每个地物像素,建立相干信号时序,并通过相位谱拟合建立了每个像素的地表形变速率。3.通过D-InSAR技术计算位置在上海市区的每一个像素点的形变速率,并用10m×10m的网格对其进行插值和平滑,得到地表形变监测场。2.3数据分析根据形变监测场结果,我们可以进行地表形变特征分析、地下水动态分析、工程施工对于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等。同时,我们还将采用相关方法分析各个因素对于城市地表形变的影响,为地质环境下的稳定性监测提供重要参考。3.实验结果3.1地表形变监测结果利用D-InSAR技术处理得到的地表形变结果如图1所示。颜色深浅代表形变速率,红色代表向上凸起,黄色代表向下下陷。图1上海市区地表形变监测结果3.2形变特征分析形变特征分析对于理解地表形变极其重要。本次实验发现上海市区最显著的形变特征为地下水的变化和地基沉降。我们观察到,在上海市区西南部的河道周边地区存在下陷现象,可能受到了工程施工的影响。3.3地下水动态分析地下水的水位变化可以影响土地位移等情况,通过监测上海市地区地表形变中反演出的地下水监测图,我们发现上海市区地下水水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随着降雨季节到来,地下水水位也会相应上升。4.结论本文利用D-InSAR技术对上海市区地表形变进行监测,并对影响地表形变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本次实验发现,D-InSAR技术可以高精度地反演城市地表形变,形变特征分析可以为城市建设、自然灾害防范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未来,还可以将该技术应用于城市地表变形机制分析、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领域,取得更大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