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温恪公主简介.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和硕温恪公主简介.docx

和硕温恪公主简介.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和硕温恪公主简介和硕温恪公主简介在现实学习生活中,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和硕温恪公主简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和硕温恪公主简介中文名称:和硕温恪公主又名:八公主出生日期:1687年死亡日期:1709年国籍:中国(清朝)出生地:北京民族:满族父亲:康熙皇帝母亲:敬敏皇贵妃哥哥:怡亲王胤祥妹妹:和硕敦恪公主养母:宜妃丈夫:翁牛特部杜棱郡王仓津公主陵: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公主陵村和硕温恪公主(1687年-1709年),清康熙帝第十三女(当时常被称八公主),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生。为怡亲王胤祥同胞妹、和硕敦恪公主同胞姐。由于生母章佳氏出身低微,且仅为庶妃,因此是由宜妃养大。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和硕温恪公主嫁给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翁牛特部杜棱郡王仓津。康熙皇帝亲自送亲。康熙四十八年六月二十一日,公主产下一对双胞胎女儿,随即去世,年二十三。和硕温恪公主是清代唯一由帝王亲自陪送下嫁的公主,也是官方记载的清朝唯一的死于难产的公主。人物生平“珠胎毁月,怨十里之无香,琼萼凋春,忿双童之秘药。”以上这段话来自《大唐故永泰公主志铭》。说起永泰公主,相信大多数朋友都不了解。她是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关于她的死因,历史上向来说法不一。有人说她是被祖母武则天杀死的,也有人根据墓志铭中“珠胎毁月”一句,断定她是因为难产而死。在这里,飘飘不打算就这个问题进行更多地说明,之所以将永泰公主墓志铭上的一段话记录在上,只是为了用这段话中蕴含的“难产、早逝”的含义引出几百年后,又一位与永泰公主有着相同命运的清朝公主——和硕温恪公主。十三女(1687—1709):和硕公主。玄烨之十三女。其母为玄烨庶妃章佳氏,即敬敏皇贵妃,与二十二子允祥、十五女同母。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一月二十七日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20岁时受封为和硕温恪公主。是年嫁与博尔济吉持氏蒙古翁牛特部杜凌郡王仓津。仓津是蒙古翁牛持部札萨克多罗杜凌郡王毕里哀达赍次子,初名班第,赐名仓津。康熙三十二年(1693)袭封郡王。雍正五年(1727)以擅请准噶尔使入藏熬茶夺沦罪削职。康熙四十八年(1709)六月公主去世,时年23岁。康熙三十八年闰七月,妃子章佳氏去世了。在她的身后,留下了三个年幼的儿女。他们是:怡亲王胤祥、和硕温恪公主、和硕敦恪公主。说起章佳氏,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她就是后来因儿子怡亲王的贤能,而得到雍正追封的敬敏皇贵妃。其实,在康熙年间,章佳氏的地位并不算突出,只是一名普通的妃子,死后也只被追为“敏妃”。但到了雍正年间,由于儿子选对了政治方向,并且在朝中大展才华,得到了新君的器重与信任。作为母亲的章佳氏也因此被追赠了皇贵妃的头衔,同时被赐予附庙的殊荣,成为了清朝第一位得以附庙的妃子。应该说,敬敏皇贵妃是一个母以子贵、死后哀荣的典型。所不同的是,她“母以子贵”的对象不是皇帝丈夫,而在继立的新君。在章佳氏去世时,温恪公主只有十三岁。这个年纪对于当时的女孩子,很难说是大是小。不过按照康熙朝公主们出嫁的年龄来看,十三岁应该算是不大的年纪吧。在这之后,康熙皇帝让德妃抚养胤祥,而温恪与敦恪公主也交给了其他的妃嫔抚养。这种少年丧母特殊经历使温恪公主养成了稳重、谨慎的性格。在那段日子里,温恪公主一面处处谨慎的应对养母,一面尽心的照顾年幼的妹妹。从温恪公主与敦恪公主的寿命上看来(一个死时23岁,一个死时19岁),也许是继承了母亲的遗传,姐妹二人的身体都很孱弱。在风雨交加的皇宫中,她们就像是两株柔弱的嫩柳,对于命运是那样的力不从心,只能被动的随风摇摆。好在,对于温恪公主这个失去了母亲的娇弱女儿,康熙皇帝还是心存怜爱的。这种怜爱一方面是对女儿,另一方面想必是来自对章佳氏的一份歉疚之心。应该说,章佳氏是一个幸运的母亲,因为她生下的三个孩子全都长大成人了,所以没有像其他妃嫔那样尝受过失去子女的痛苦;但章佳氏却不是一个幸运的妻子,尽管为丈夫生下了三个子女,可她到死也没能得到一个名份上的认可。下面是《清史稿》中对于章佳氏的记载:敬敏皇贵妃,章佳氏。事圣祖为妃。康熙三十八年,薨。谥曰敏妃。雍正初,世宗以其子怡亲王允祥贤,追进封。妃又生女二,下嫁仓津、多尔济。飘飘请大家注意“事圣祖为妃”及“谥曰敏妃”二句。这“事圣祖为妃”中的“妃”字其实很不好理解。在清朝皇宫中,“妃”是皇帝妻子的其中一个等级,地位次于皇后、皇贵妃和贵妃。但“事圣祖为妃”里的“妃”真是指的是这个“妃”吗?飘飘个人认为,此“妃”绝非彼“妃”,而是指的“庶妃”。那么何谓“庶妃”呢?庶妃其实就是从来没得到过任何封号的(哪怕是贵人),没有名分,未被正式认可的妃子。我们都知道,如果是真正的“妃”,那么在其妃号之前,都有具体的称谓,比如说:德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