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土绿化建设规划国土绿化建设规划(2018-2027年)为切实加强生态建设,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依据《森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制定**县国土绿化建设规划。一、**县林业优势和特色**县林业生态建设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全县有25万亩酥梨生产基地、26万亩花生基地、20万亩白蜡条基地、万亩葡萄基地、百里森林长廊等,形成了“南菜北果”和复合种植模式的特色生态林业布局,形成了集生态、防护、经济、景观于一体的生态防护屏障,近年来,**县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全县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今后也会沿着这个优势和特色发展下去,按照《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的总体要求,尽快建成城区、近郊、村镇、道路绿化“四位一体”,经济林、生态林、景观林“三林共建”,路网、水网、农田林网“三网融合”,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效合一”的工作格局。二、发展目标根据我县区域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到2027年,全县完成营造林24.8787万亩,其中造林12.9787万亩,森林抚育11.9万亩。重点加快公路(高速公路)、铁路(高速铁路)、河(渠)道等廊道沿线绿化,加大绿化带宽度,合理优化造林树种配置,利用三年时间,实现全县所有铁路、公路、河道两旁适宜绿化的地段全部绿化,重点加强全县“六横一纵”(“六横”即郑徐高铁、陇海铁路、310国道、连霍高速、大沙河、商登高速;“一纵”即220国道)主要交通干线廊道绿化。——完成造林12.9787万亩,其中廊道绿化造林7.8288万亩,新造5.9152万亩,完善造林1.9136万亩。——完成森林抚育11.9万亩。——完成林木育苗1万亩、林下经济产业17万亩。——平原农田林网完成2.28万亩,林网控制率达到96%以上。——完成乡村绿化美化0.5万亩。——完成特色经济林2.35万亩。——完成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完成创建森林小镇1个,森林乡村40个。——完成特色经济林2.35万亩。——平原农田林网完成2.28万亩,林网控制率达到97%以上。三建设标准(一)廊道绿化标准。廊道绿化中要确定合理的树种结构配置,确保混交比例不低于70%,乡土树种比例不低于60%,常绿树种比例不低于30%。实现廊道绿化向美化、常绿化升级,丰富绿化层次,打造“一年四季景不同”的生态走廊。——郑徐高铁、陇海铁路两侧绿化建设标准:安全保护区外,单侧栽植宽度不低于100米,选择不影响铁路线路安全和行车瞭望的亚乔木树种。——连霍高速、商登高速、阳新高速两侧建设标准:安全保护区外,单侧栽植宽度不低于100米的高大乔木树种。——G310、G220、G343快车道、S325、S327两侧绿化建设标准:单侧栽植宽度不低于50米的高大乔木树种。——县乡道路两侧绿化建设标准:单侧栽植宽度不低于30米。乡村道路单侧栽植不低于2行。——重点河道两侧绿化建设标准:单侧栽植宽度不低于50米的乔木树种。——其他河流(渠、沟)两侧绿化建设标准:单侧栽植宽度不低于30米的乔木树种。(二)森林抚育标准。对郁闭度过大的中幼龄林,采取透光伐、疏伐、生长伐等方式进行抚育,调整林分结构;对遭受风灾、林业有害生物等自然灾害危害的林分,采用卫生伐进行抚育;对近年来新成林的有林地采用修枝、松土除草等措施进行抚育。(三)苗木选择。以高大乔木为主,优化树种结构,采取不同形式混交配置,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适地适树适种源的原则,选择生长快、冠幅大、干形好、树形美观、枝叶茂盛、深根宜活、防护能力强、滞尘能力强、抗逆性强(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的乔木树种,尽可能使用大规格苗干粗壮通直、冠幅完整、根系发达的一级苗木。(四)树种选择。主要栽植树种有垂柳、泡桐、栾树、楝树、白榆、无絮杨、法桐、楸树、枫香、合欢、刺槐、国槐、杜仲、椿树、大叶女贞、樱花、桂花、红叶李、石楠、梨树、桃树、银杏、雪松、白蜡、朴树、榉树、白玉兰、皂荚、木瓜、柿树、乌桕、重阳木、五角枫等。四、建设布局根据**总体发展规划、“十三五”规划、林业生态建设规划、国土绿化提速等,综合考虑林业发展条件、发展需求等因素,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要求,优化林业生产力布局,统筹推进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建设,着力构建“一环、一网、四区、多廊道”的生态建设布局。五、建设范围森林**生态建设规划涉及全县十四个乡镇和国有**林场。六、重点工程为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规划八大重点工程。(一)大规模国土绿化工程建设范围:涉及全县十四个乡镇和国有**林场。建设任务:规划完成造林12.9787万亩,其中2018年完成3.4304万亩;2019年完成3.4304万亩;2020年完成3.4304万亩;2021年完成0.8208万亩;2022年完成0.8208万亩;2023-2027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