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基质酶活性及污水净化机制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0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工湿地基质酶活性及污水净化机制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人工湿地基质酶活性及污水净化机制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工湿地基质酶活性及污水净化机制研究的中期报告人工湿地(ConstructedWetland,CW)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环保的生态净水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基质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学处理的主要场所,对于其酶活性的研究既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际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人工湿地中基质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与污水净化机制的关系。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集不同生长期的主要植物(如芦苇)及其他组成部分基质,测定其酶活性。2.对污水进出水样品进行水质分析,监测COD、NH3-N、TP、TN等指标的变化情况。3.将生物膜拆下,分别进行扫描电镜(SEM)和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探究膜内基质酶活性的分布情况。初步研究发现,人工湿地基质中脱氢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酶活性表现出显著的生长期效应,其中生长期后期酶活性显著增强。同时,污水的COD、NH3-N、TP、TN等指标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解,说明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制与基质酶活性密切相关。此外,SEM和qPCR结果表明,生物膜内基质酶活性的分布规律与植物根系分布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也进一步说明了生物处理的效果与植物的生长情况密切相关。综上所述,基质酶活性的研究为进一步探究人工湿地的污水净化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本研究将继续对基质酶活性与污水净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并且通过不同生态系统的对比研究,更好地优化和应用人工湿地技术。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