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梅树的特点有什么作用梅树的特点有什么作用梅树是落叶乔木,原产于中国,在二月和三月,梅树的叶子还没来得及长出来,但是已经抽出几朵五瓣花来。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梅树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梅树的特点有什么作用梅树的特点株高约5-10米,干呈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叶片广卵形至卵形,边缘具细锯齿。花每节1~2朵,无梗或具短梗,原种呈淡粉红或白色,栽培品种则有紫、红、彩斑至淡黄等花色,于早春先叶而开。梅花可分为系、类、型。如真梅系、杏梅系、樱李梅系等。系下分类,类下分型.梅花为落叶小乔木,树干灰褐色,小枝细长绿色无毛,叶卵形或圆卵形,叶缘有细齿,花芽着生在长枝的叶腋间,每节着花1~2朵,芳香,花瓣5枚,白色至水红,也有重瓣品种。核果近球形,有缝合线,黄色或绿色,被柔毛,味酸,果肉与核粘附不易分离,6~7月果实成熟。梅花是落叶小乔木,高可达10米,枝常具刺,树冠呈不正圆头形。枝干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或以绿为底色,无毛。叶片广卵形至卵形,边缘具细锯齿。果核果近球形,有沟,直径约1~3厘米,密被短柔毛,味酸,绿色,4-6月果熟时多变为黄色或黄绿色亦有品种为红色和绿色等;味酸,可食用,可用来做梅干、梅酱、话梅、酸梅汤、梅酒等,亦可入药。梅花酒在日本和韩国广受欢迎。其味甘甜,有顺气的功能,是优良的果酒。话梅在中国是很受欢迎的食品。话梅是将梅子与糖、盐、甘草在一起胭制后晒乾而成的。话梅还可以用来做成话梅糖等食品。花梅花的总品种达300多种。适宜观赏的梅花种类包括大红梅、台阁梅、照水梅、绿萼梅、龙游梅等品种。观赏类梅花多为白色、粉色、红色、姿色、浅绿色。中国西南地区12月至次年1月,华中地区2至3月,华北地区3至4月开花。初花至盛花4~7日,至终花15~20日。梅花可分为真梅系、杏梅系、樱李梅系等,每节1~2朵,无梗或具短梗,直径1~3厘米,萼筒钟状,有短柔毛,裂片卵形;花瓣5枚,原种呈淡粉红或白色,栽培品种则有紫、红、彩斑至淡黄等花色;雄蕊多数、离生,於房密被柔毛,罕为2-5(离心皮)或缺如,於房上位,花柱长。梅树的主要价值梅树的果实可以被用来制成梅干和梅子酒,因此梅子素有“万能药”之称。在二月和三月,梅树的叶子还没来得及长出来,但是已经抽出几朵五瓣花来。花朵的颜色大多是白色,也有红色和浅红色的。花瓣有单瓣,也有重瓣的。梅花已有300多个园艺品种。果实呈球形,上面有一条沟。到了梅雨季节,果实成熟后就变成黄色,味儿很酸,所以古人称这个季节为“人梅时节”。在中国的中药古籍《金匮要略》中,就有一个名为“乌梅丸”的处方。这个处方是将没有成熟的梅子蒸熟后晾干、制成丸,具有解热、镇咳和驱虫的功效。而日本特有的“梅肉汁”就是在这个处方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民间验方,对于治疗腹泻和消化不良非常有效。比梅肉汁容易制作的是梅干。江户时代中期以后,用紫苏的叶子将梅干染色的食用方法开始在民间广为流行。梅子里含有柠檬酸、丙酮酸和琥珀酸等特殊的良性植物有机酸。由于有机酸呈酸性,能在胃肠里发挥抗菌的功效。酸被肠道吸收、运送到血液之前会变成碱性,从而达到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未成熟的梅核里含有有毒的苦杏仁苷,因此才会流传有“食梅不吃核,核里有天神”的说法。但是如果将梅子用盐或烧酒腌制一个月的话,苦杏仁苷的毒性就会逐渐分解而消失。梅干和梅酒就是这样制作出来的。民间有许多使用梅子治病的疗法。比如头疼时,可以把梅干贴在太阳穴上;扁桃腺发炎的人,可以喝一点稀释过的梅肉汁。过去的家庭主妇,如果谁能做得一手好梅干的话,就会受到别人的尊敬。日本人发明的“日之丸便当”就是为了防止饭菜变质而想出来的妙法。梅树染色梅树染色的方法称为梅染,在日本有历史记载,从室町时代初期到江户时代作为加贺地区独特的染法而享誉盛名。将梅树的树皮,树心细细捣碎煮汁做成染液经几回浸泡,用石灰等使其反映生色。其中略带红色的黄色梅染制品最有人气。用这种梅染的染法,使带有黑色的颜色发色的东西被称作为黑梅染。与蓝染相比,黑梅染加工过的丝绸不但颜色配合得比较和谐,而且手感质地非常舒适,所以经常被用于向日本中央政府进贡所用。这种素色染法后来渐渐被称为加贺染或者国染。咏梅画梅梅,「独天下而春」,作为传春报喜、吉庆的象征,从古至今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吉祥之物。「梅具四德,初生为元,是开始之本;开花为亨,意味着通达顺利;结子为利,象征祥和有益;成熟为贞,代表坚定贞洁。」此为梅之「元亨利贞」四德。梅开五瓣,象征五福,即快乐、幸福、长寿、顺利与和平。早期,人们对梅花的认识主要局限在梅子的实用性上。如殷商文献《书经·说命》中有“若做和羹,尔惟盐梅”。春秋时期的《诗经》中出现了“山有嘉卉,候栗候梅”的描述,人们称梅为“嘉卉”已反映出对梅花的欣赏态度。晋代的清商曲辞《梅花落》中,开始描述“梅花落已尽,柳花随风散。叹我当春年,无人相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