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组网技术.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PPTX 页数:154 大小:4.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章组网技术.pptx

第章组网技术.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5.1概述(2)由于传播损耗的存在,基站和移动台之间的通信距离总是有限的。(3)如何将服务区内的各个基站互连起来,并且要与固定网络(如PSTN、ISDN、BISDN等)互连,从而实现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移动用户与移动用户之间的互连互通?也就是说,移动通信应采用什么样的网络结构?(4)移动通信的基本特点是用户在网络覆盖的范围内可任意移动。这就要解决下面两个问题:一是当移动用户从一个基站的覆盖区移动到另一个基站的覆盖区时,如何保证用户通信过程的连续性,即如何实现有效的越区切换?二是用户在移动网络中任意移动,网络如何管理这些用户,使网络在任何时刻都知道,该用户当前在哪一个地区的哪一个基站覆盖的范围内,即如何解决移动性管理的问题?(5)如何在用户和移动网络之间,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之间交换控制信息,从而对呼叫过程、移动性管理过程和网络互连过程进行控制,以保证网络有序运行,即在移动通信网中应采用什么样的信令系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经历了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包括AMPS、TACS和NMT等体制。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包括GSM、IS-136(DAMPS)、PDC、IS-95等体制。一个典型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由下列主要功能实体组成(如图1-16所示):移动台(MS)、基站分系统(BSS)(包括基站收发信机(BTS)和基站控制器(BSC))、移动交换中心(MSC)、原籍(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访问位置寄存器(VLR)、设备标识寄存器(EIR)、认证中心(AUC)和操作维护中心(OMC)。为了能够明确表示控制和信令的有关概念,这里简要阐述一下分层协议模型的概念。移动通信的空中接口(或称无线接入部分)的协议和信令是按照分层的概念来设计的。空中接口包括无线物理层、链路层和网络层,链路层还进一步分为介质接入控制层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是最低层,参见图1-18。物理层(PHL)确定无线电参数,如:频率、定时、功率、码片、比特或时隙同步、调制解调、收发信机性能等。物理层将无线电频谱分成若干个物理信道,划分的方法可以按频率、时隙或码字或它们的组合进行,如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等。物理层在介质接入控制层(MAC)的控制下,负责数据或数据分组的收发。5.2多址技术在单纯的FDMA系统中,通常采用频分双工(FDD)的方式来实现双工通信,即接收频率f和发送频率F是不同的。为了使得同一部电台的收发之间不产生干扰,收发频率间隔|f-F|必须大于一定的数值。例如,在800MHz频段,收发频率间隔通常为45MHz。一个典型的FDMA频道划分方法如图5-1所示。图5-1FDMA的频道划分方法在FDMA系统中,收发的频段是分开的,由于所有移动台均使用相同的接收和发送频段,因而移动台到移动台之间不能直接通信,而必须经过基站中转。移动通信的频率资源十分紧缺,不可能为每一个移动台预留一个信道,只可能为每个基站配置好一组信道,供该基站所覆盖的区域(称为小区)内的所有移动台共用。这就是多信道共用问题。1.话务量与呼损率的定义在话音通信中,业务量的大小用话务量来量度。话务量又分为流入话务量和完成话务量。流入话务量的大小取决于单位时间(1小时)内平均发生的呼叫次数λ和每次呼叫平均占用信道时间(含通话时间)S。显然λ和S的加大都会使业务量加大,因而可定义流入话务量A为A=S·λ(5-1)式中:λ的单位是(次/小时);S的单位是(小时/次);两者相乘而得到A应是一个无量纲的量,专门命名它的单位为“爱尔兰”(Erlang)。根据式(5-1)的定义,可以这样来理解“爱尔兰”的含意:已知1小时内平均发生呼叫的次数为λ(次),用式(5-1)可求得A(爱尔兰)=S(小时/次)·λ(次/小时)在信道共用的情况下,通信网无法保证每个用户的所有呼叫都能成功,必然有少量的呼叫会失败,即发生“呼损”。已知全网用户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呼叫次数为λ,其中有的呼叫成功了,有的呼叫失败了。设单位时间内成功呼叫的次数为λ0(λ0<λ),就可算出完成话务量A0=λ0·S(5-2)流入话务量A与完成话务量A0之差,即为损失话务量。损失话务量占流入话务量的比率即为呼叫损失的比率,称为“呼损率”,用符号B表示,即2.完成话务量的性质与计算设在观察时间T小时内,全网共完成C1次通话,则每小时完成的呼叫次数为式中,C1S即为观察时间T小时内的实际通话时间。这个时间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进行统计。若总的信道数为n,而在观察时间T内有i(i<n)个信道同时被占用的时间为ti(ti<T),那么可以算出实际通话时间为当观察时间T足够长时,ti/T就表示在总的n个信道中,有i个信道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