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doc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M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doc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后限时集训(三)(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月面微型生态圈”将作为嫦娥四号的“乘客”之一,于2018年登陆月球表面,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月面微型生态圈”是一个由特殊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罐子”,“罐子”里面将放置马铃薯种子、拟南芥种子、蚕卵、土壤、水、空气以及照相机和信息传输系统等科研设备。下图是“月面微型生态圈”工作原理图,据此回答1~3题。1.月球所属天体系统最高级别的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月面微型生态圈”与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相比()A.重力小、辐射强B.重力大、辐射弱C.空气足、水分足D.空气少、水分少3.月球表面不适宜生物存在的原因是()A.缺少光照条件B.缺少大气层C.地月距离较近D.日月距离近1.C2.A3.B[第1题,月球处于银河系中的太阳系中的地月系。第2题,月球由于体积和质量远小于地球,因此,在月球表面重力小;又由于缺少厚厚的大气层,因此受到的宇宙辐射强。第3题,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表面不适宜生物生存是缺少生物所必须的大气、水和适宜的温度,由于月球自转周期长,因此昼夜交替时间长,加之缺少大气层的保护作用,昼夜温差大。](2019·浙江绍兴测试)2017年7月22日至8月1日,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不向其火星轨道探测器和火星车发出任何指令。NASA有关人员解释:“预计通信会明显变差,谨慎起见,这段时间我们不会和我们的火星设备交流。我们不想冒险让航天器执行错误指令。”据此完成4~5题。4.这次通信变差与火星、地球、太阳三者相对位置相关,该时段火星最可能位于图中的()A.甲段B.乙段C.丙段D.丁段5.干扰通信的物质直接来自太阳()A.日冕层的带电粒子流B.色球层的耀斑爆发C.色球层的日珥抛射物D.光球层的太阳黑子4.C5.A[第4题,在丙位置时,火星、太阳与地球三者在一条直线上,从地球的方位来看,火星将会位于太阳的正后方,在这一位置,太阳将会对地球与火星之间的通信造成干扰。故选C项。第5题,NASA在向火星探测器和火星车发射电磁波信号时,要从太阳外围的大气层穿过。太阳大气的日冕层形成高能带电粒子流,将干扰经过的电磁波信号,使火星接收器接收到不完整信号,甚至无法接收到信号。故选A项。](2019·湖北武汉模拟)下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后“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完成6~8题。6.“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A.金星、木星B.水星、金星C.火星、木星D.金星、火星7.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一般()A.温度相对较低B.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长波通信C.出现在太阳内部D.以18年为一个活动周期8.“天神组合体”所处空间的大部分大气以离子态气体存在,该空间()A.是最佳航空飞行层B.天气变化显著C.气温随海拔增加而降低D.是极光多发区6.B7.A8.D[第6题,“凌日”现象是指类地行星经过日面的现象。水星和金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距离太阳近,在绕日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就可以看到一个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就是“凌日”现象。第7题,照片中的其他黑点是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但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温度要低1000~2000℃,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第8题,最佳航空飞行层是大气平流层;天气变化显著和气温随海拔增加而降低的是近地面的大气对流层;“天神组合体”位于高层大气空间,极光是太阳活动发射的高速带电离子流到达地球后,在磁场的作用下,与地球两极高层大气分子作用产生的现象。](2019·武汉调研)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夏季日照时数空间分布。读图,完成9~11题。9.下列四地中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10.导致该区域西部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高度B.天气状况C.昼夜长短D.海拔1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四地中最适合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是()A.①B.②C.③D.④9.A10.C11.B[第9题,由图中等值线的分布及等值线图的判读原理可推导出,①地冬季日照时数为700h,夏季日照时数为(900~1000h),冬、夏季日照时数差为(200~300h)。同理计算出②③④地的日照时数差分别为(100~200h)、(0~100h)、100h,因此冬、夏季日照时数差最大的是①地。第10题,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上,西部全年多晴朗天气,冬、夏季日照时数的差异主要在于昼夜长短的差异。第11题,图中四地中
立即下载